《喜雨歌》

时间: 2025-01-21 10:48:33

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

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卖黄犊。

去年小稔已食足,今年当得厌酒肉。

斯民醉饱定复哭,几人不见今年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雨珠,不雨玉,
六月得雨真雨粟。
十年水旱食半菽,
民伐桑柘卖黄犊。
去年小稔已食足,
今年当得厌酒肉。
斯民醉饱定复哭,
几人不见今年熟!

白话文翻译:

不再是如珠似玉的细雨,
而是六月里来得真正的丰收之雨。
经历了十年的水旱交替,
百姓只能靠伐木卖牛度日。
去年小麦丰收已经足够,
今年更是希望能享受酒肉。
这人民喝得酩酊大醉,或许又会再次哭泣,
有几人能见到今年的丰收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珠、雨玉:形容细雨的美好。
  • 雨粟:指的是丰收的雨水。
  • :指豆类,古时常用作粮食。
  •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
  • 小稔:指小丰收。
  • 厌酒肉:指对丰盛饮食的期待。
  • 斯民:这些百姓。
  • :指丰收的粮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十年水旱”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常见的自然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体现了陆游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家亡,爱国情怀深厚,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喜雨歌》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水旱轮替,民众生活困苦,陆游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农民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喜雨歌》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透过对雨水的期待,反映了陆游对农业丰收的渴望与对人民生计的关切。诗的开头以“不雨珠,不雨玉”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细雨的美好,接着转入对丰收的期盼,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接下来的“十年水旱食半菽”则直接揭示了民众在气候变化下的困境,展现了深厚的同情心。

诗中以“去年小稔已食足,今年当得厌酒肉”展现了对农民生活改善的美好期许,但最后一句“几人不见今年熟”,则戛然而止,流露出对未来的不安与惆怅。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喜与忧虑之间反复交织,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陆游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画出一幅农民生活的画卷,表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怀与对自然的敬畏。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对时代的敏锐感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雨珠,不雨玉:开篇通过对比,强调雨水的变化,不再是细腻的雨,而是丰盈的雨。
  • 六月得雨真雨粟:表达了对丰雨的赞美,此雨将会带来粮食的丰收。
  • 十年水旱食半菽:揭示了过去十年的苦难,民众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 民伐桑柘卖黄犊:描述民众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砍伐树木,出售牛犊,生活困苦。
  • 去年小稔已食足:回顾过去一年,小小的丰收让人有了些许的安慰。
  • 今年当得厌酒肉:寄予对今年丰收的期待,希望能享受丰盛的饮食。
  • 斯民醉饱定复哭:指出即便丰收后,人民仍然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感到悲伤。
  • 几人不见今年熟:感叹许多百姓可能无法见到丰收的成果,传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雨珠”、“雨玉”形象化细雨的美好。
  • 对比:对比了细雨与丰雨,贫困与丰收,引发思考。
  • 排比:诗句的结构整齐,增强了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民生计的关怀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代表农业的丰收。
  • 珠、玉:象征细雨的珍贵与美好。
  • 黄犊:象征着生计与经济,民众的困境。
  • 酒肉:象征着丰盛的生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喜雨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十年水旱”的意思是?
    A. 十年内只下过雨
    B. 十年内经历了多次水灾和旱灾
    C. 十年内只发生过水灾
    D. 十年内只发生过旱灾

  3. 诗中“斯民醉饱定复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疲惫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 白居易《问刘十九》:通过对农事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都关注民生,但陆游更强调自然与丰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