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4-09-19 21:23:56

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

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朱敦儒 〔宋代〕

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
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
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
侧帽停杯泪满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歌唱梨园中的绝世之声,
只有前朝的李夫人才有过这样的风采。
自从那霓裳羽衣曲被惊破后,
如今的楚曲和吴歌在扇子里重新演绎。
秦岭的雁,越溪的砧声,
在西风中,北方的客人也感到孤独漂泊。
在酒杯前突然听到昔日的曲子,
不禁停下帽子,泪水湿满了手巾。

注释

  • 梨园:指戏曲界,梨园是古代戏曲的代称。
  • 李夫人:李白的朋友,唐代著名的歌女,象征着古代的音乐才华。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是一首著名的古代乐曲。
  • 楚奏吴歌:指楚地和吴地的音乐,代表南方的民间歌曲。
  • 秦嶂雁:指秦岭的雁声,象征离别和思念。
  • 越溪砧:指越地的敲击声,常常象征着女性的勤劳。
  • 尊前:指酒杯前,表示饮酒的场合。
  • 侧帽:古代饮酒时的礼节,停下帽子表示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以词作著称,尤其擅长咏叹和抒情,其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鹧鸪天》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朱敦儒的一首经典词作,词中通过对梨园绝代声的描绘,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前两句提到的“李夫人”使人联想到唐代的名歌女,展现出诗人对历史音乐才华的赞美。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霓裳”与“楚奏吴歌”之间的对比,反映出时光的流逝和风格的变化。词中所提及的“尊前忽听当时曲”,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对过去辉煌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交织,流露出一种深刻的悲凉与感伤,使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唱得梨园绝代声:赞美梨园中的歌声无人能及。
    2. 前朝惟数李夫人:提到李夫人是唯一的代表,强调历史的辉煌。
    3. 自从惊破霓裳后:霓裳羽衣曲的破碎象征了美好的失去。
    4. 楚奏吴歌扇里新:新的音乐风格在代替旧的传统。
    5. 秦嶂雁,越溪砧:自然意象引发对离别的思考。
    6. 西风北客两飘零:北方客人在西风中漂泊,表现孤独。
    7. 尊前忽听当时曲:酒杯前听到旧曲,唤起记忆。
    8. 侧帽停杯泪满巾:感情激动,泪流满面。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秦嶂雁,越溪砧”,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历史的音乐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情感表达。
    • 意象:用自然意象唤起情感,构建了诗歌的情绪基调。
  •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过去音乐文化的怀念,感慨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失落,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漂泊与孤独。

意象分析

  • 梨园: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殿堂。
  • 李夫人:代表着失落的辉煌与美好。
  • 霓裳:象征着美丽与优雅的音乐。
  • 西风:象征着变化与离别。
  • 泪满巾:表达了痛苦与怀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朱敦儒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李夫人”是指的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的妻子
    • B. 唐代著名歌女
    • C. 宋代诗人
    • D. 明代画家
  3. 诗中所说的“西风北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愉快
    • B. 孤独
    • C. 自豪
    • D. 迷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词作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对比朱敦儒的《鹧鸪天》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感伤,但朱敦儒更侧重于对音乐文化的怀念,而李清照则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