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时间: 2025-01-01 13:48:33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

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
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

白话文翻译:

滔滔的大江水,仿佛天地的起始和终结。
经历了几代人,我不禁感叹,究竟是谁的孩子呢?
向东望去,何其悠远;
向西流去,日夜不停。
岁月既然如此,我的心又何必愁苦呢?

注释:

  • 滔滔:形容水流奔涌的样子,这里指大江的水势浩大。
  • 天地相终始:意指天地的循环,暗喻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 经阅:经历、阅历。
  • 复叹:再次感叹,表达一种无奈和感慨。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辽阔与悠长。
  • 昼夜流:指江水昼夜不停地流动,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不断。
  • 岁月既如此:岁月已经这样流逝。
  • 为心那不愁:为何心中还要愁苦。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滔滔大江水”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对江河的描绘,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号阮亭,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作品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九龄任职荆州期间,目的是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他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江的壮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滔滔大江水”以气势磅礴的水流作为引子,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天地相终始”则将自然与人生紧密联系,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不息。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仍对人世间的变化感到迷惑与无奈。接下来的“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流逝的迅速。

最后,“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尽管感慨万千,但也意识到对生活的愁苦无益,反而应看淡一些,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张九龄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滔滔大江水:以“滔滔”形容江水的奔腾,营造出壮观的场景。
  2. 天地相终始:揭示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无常,感叹宇宙的伟大。
  3. 经阅几世人:表明自己经历了许多事情,思考人世的变化。
  4. 复叹谁家子:感叹不知道谁家的孩子在此流逝,表达对个体命运的思索。
  5. 东望何悠悠:向东看去,时间与空间的辽阔感受。
  6. 西来昼夜流:江水日夜流动,象征时间的无情。
  7. 岁月既如此:承认岁月这样流逝的事实。
  8. 为心那不愁:最终反思,既然生命如此,何必再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生命的流逝,形成深刻的象征。
  • 对仗:如“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重感叹,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倡导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看淡人生中的烦恼与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象征浩荡的时间与历史,代表着无尽的流逝。
  • 天地:代表宇宙的循环,时间的循环亦在其间。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体现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滔滔大江水”中的“滔滔”是指什么? A. 清澈
    B. 奔涌
    C. 平静

  2. 诗中提到的“东望何悠悠”是指什么? A. 方向
    B. 时间的辽阔
    C. 物质的丰富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愁苦
    B. 安慰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思,但更侧重于壮丽的山川和人生的高远。而张九龄的诗则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