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荆州城楼》

时间: 2025-01-17 09:39:52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荆州城楼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荆州城楼上所见的旷广天地和江城的狭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当前局势的感慨。诗中提到高楼的高度,仿佛可以俯瞰历史的长河,回想起旧时的辉煌。虽然现在的郡邑已然不同,但山川依旧存在。北方地区虽已归于郑国,但东边的防御并不容易。荆国的传承经历了几代,如今已无敌手。诗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反思着世事的变迁。最后,他以悠闲的态度面对现实,仿佛已不再追求名利,宁愿与自然为伴。

注释:

  1. 天宇: 天空,广阔的天空。
  2. 江城: 江边的城市,指荆州。
  3. 层楼: 高楼,形容建筑物的高度。
  4. 暇日: 闲暇的日子。
  5. 荒郊: 荒凉的郊外。
  6. 陈迹: 旧时的遗迹。
  7. 雄图: 雄伟的图谋或计划,指历史上的大业。
  8. 郡邑: 郡县的城市。
  9. 北疆: 北方的边境。
  10. : 指郑国,古代一个诸侯国。
  11. 敌陕郛: 形容当时的敌对关系。
  12. 枕席: 休息的地方,意思是安静的生活。
  13. 承平: 太平盛世的状态。
  14. 金门籍: 指官职或身份。
  15. 竹使符: 竹签,古代用以通行的凭证。
  16. 桑榆: 形容年老,意指晚年。
  17. 王陵: 古代王的墓地。
  18. 宁武: 指宁武县,可能暗指愚蠢、无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字平仲,号少逸,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创作背景:
《登荆州城楼》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作者在闲暇时登楼远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喧嚣,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登荆州城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以荆州城楼为起点,俯瞰历史的流转,展现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开头两句“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对比,天空的广阔与城市的局促形成鲜明对照,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渺小。

接下来的描写则带着浓厚的历史感,诗人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勾起了对古代荆国的思考。“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展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似乎在感叹昔日的雄伟事业如今已成往事。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表现了历史变迁中的一种无奈与感慨。

在表达对历史的追忆时,诗人也不乏对现实的反思。“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他似乎在说,虽然表面上是和平的时代,但内心仍有隐忧。诗的最后两句“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则展现了诗人宁静的心态,仿佛在告诫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当下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宇何其旷: 描写天空的辽阔,展示自然的壮丽。
  • 江城坐自拘: 江边的城市却显得封闭,暗示了人们的局限。
  • 层楼百馀尺: 高楼的高度,象征着诗人对历史的高度理解与眷恋。
  • 迢递在西隅: 远望西边的景象,表现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 暇日时登眺: 在闲暇的日子,登高远眺,体现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荒郊临故都: 置身于荒凉的郊外,回想起昔日的都城,感慨历史。
  • 累累见陈迹: 看到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触动内心的思绪。
  • 寂寂想雄图: 在寂静中思索往日的壮阔蓝图,表达对理想的追寻。
  •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纵观历史,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感叹岁月的无情。
  •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北方的变迁与东边的防御,寓意着政治的复杂。
  •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荆国的传承与敌对关系,揭示历史的纠葛。
  •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在历史的上游似乎没有安宁,中原又何必忧虑呢?
  •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安享生活,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和平的时代似乎没有区别,但不必过多纠结。
  •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放弃官职,自愿隐居,追求自由。
  •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在自然中安居,享受田园生活,寓意晚年的安宁。
  •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将自己比作王陵的傻瓜,不同于宁武的愚蠢,展现出自嘲和自省。
  •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最后以悠闲的姿态面对生活,享受自然的韵味。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高楼比作历史的见证,展现其象征意义。
  • 对仗: 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排比: 通过排比手法增强诗句的气势和情感的表达。
  • 借景抒情: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历史的沉思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处境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宇: 代表辽阔的自然,象征自由和无限的可能。
  • 江城: 象征人类的繁华与局限,反映社会生活。
  • 层楼: 象征高度与视野,寓意对历史的高瞻远瞩。
  • 荒郊: 代表历史的遗迹与沧桑,暗示人事的变化。
  • 雄图: 历史的抱负与理想,承载着历史的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宇”指的是哪种意象?

    • A. 经济繁荣
    • B. 广阔的天空
    • C. 人际关系
    • D. 历史遗迹
  2. “数代传荆国”中的“荆国”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家?

    • A. 春秋战国
    • B. 唐朝
    • C. 汉朝
    • D. 明朝
  3. 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当下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与《登荆州城楼》中的“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事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下一句是什么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上一句是什么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下一句是什么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上一句是什么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下一句是什么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上一句是什么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下一句是什么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上一句是什么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下一句是什么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上一句是什么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下一句是什么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一句是什么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下一句是什么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上一句是什么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下一句是什么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上一句是什么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下一句是什么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上一句是什么

天宇何其旷,下一句是什么

江城坐自拘。上一句是什么

江城坐自拘。下一句是什么

层楼百馀尺,上一句是什么

层楼百馀尺,下一句是什么

迢递在西隅。上一句是什么

迢递在西隅。下一句是什么

暇日时登眺,上一句是什么

暇日时登眺,下一句是什么

荒郊临故都。上一句是什么

荒郊临故都。下一句是什么

累累见陈迹,上一句是什么

累累见陈迹,下一句是什么

寂寂想雄图。上一句是什么

寂寂想雄图。下一句是什么

古往山川在,上一句是什么

古往山川在,下一句是什么

今来郡邑殊。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