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时间: 2025-01-01 14:02:17意思解释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原文展示: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白话文翻译:
在山边的栏杆上,向南眺望,看到河流在北方蜿蜒流淌。远处的树林与天空的青翠融为一体,前方的水面上,阳光闪耀,宛如浮动的华彩。万家灯火在渡口边,千艘小船在渡口等待。渔民和商贩忙于琐事,耕地的农田却少有丰收。我独自守着陈蕃的榻,曾经登上王粲的楼。纵然在这高处开阔的视野中,却难以得到心灵的欢愉。即使向往那愚钝的山谷,追求名声却不同于盗取丘陵的贼人。只是在阴凉的芳木间,空自增添对故土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槛:栏杆或围栏。
- 眇:微小、渺小。
- 华浮:光辉浮动,形容阳光照耀在水面上。
- 咽:喉咙,这里指船只在渡口的停留。
- 耕稼:种植庄稼。
- 陈蕃榻:指的是古代名士陈蕃的休息处。
- 王粲楼:古代名士王粲所登之楼,象征文人雅士的高雅追求。
典故解析:
- 陈蕃:东汉名士,因其高洁的操守而被后人所敬仰。
- 王粲:三国时期的文学家,著有《登楼赋》,其楼成为文人聚会和抒发情感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他在朝中担任过多种职务,曾参与政务,关心民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
创作背景: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作于张九龄任职的石头驿楼,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山水风光,反映出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悟与思索。首联以“山槛”与“川途”描绘了南北方向的对比,表现出辽阔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远处的树林与天空相连,前方水面上阳光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诗人随后提到“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暗示了现实生活的繁琐与艰辛,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接下来的“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则展现了诗人自我约束与追求理想的矛盾,虽有心向往高远,却又感到无奈。最后,诗人以“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作结,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忧愁。整首诗在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色与沉重的内心感受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诗人站在山边的栏杆上,向南眺望,看到北方的河流微微流动,展现了开阔的视野。
-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远处的森林与天空的青色融合在一起,水边的阳光在波光中闪烁,描绘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在渡口边有万家灯火,千艘小船在等待,表现出繁忙的生活场景。
-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渔民与商人忙于琐事,而耕作的田地却少有丰收,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困境。
-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诗人独自守着陈蕃的榻,曾经登上王粲的楼,表达了对名士高洁生活的向往。
-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即使目光开阔,心灵的游乐却难以获得,显示了内心的失落。
-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虽向往愚谷的宁静,但追求名声却与偷盗丘陵的贼人不同,表现出对名利的反思。
-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在阴凉的芳木下,心中却空自增添对故乡的思念与忧愁。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自然景色与人间琐事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矛盾。
- 意象:运用“山槛”、“川途”、“万井”等意象,生动描绘出自然环境与社会风貌。
- 象征:陈蕃、王粲的榻与楼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内心宁静与故乡的追求。诗人虽身处高处,俯瞰四方,却难以获得内心的满足,最终以对故乡的忧虑作结,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槛: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视野。
- 川途:象征人生的道路与流动的时间。
- 万井:象征繁华与生活的琐碎。
- 阴芳木:象征宁静的港湾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王粲”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汉代
B. 唐代
C. 三国时期
D. 宋代 -
填空题:诗中的“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反映了诗人对____的思考。
-
判断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对/错)
答案:
- C
- 现实生活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九龄《候使登石头驿楼作》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张九龄的诗更关注于社会现实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这份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张九龄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