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张九龄
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
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在上苑,春天的气息已经先行到来,而中园的花朵则已经凋零。只剩下静谧小径上的青草,仍在等待阳光的照耀。
注释:
- 上苑:指的是宫廷中的花园或园林,通常是春天最先开放的地方。
- 春先入:春天先到达的意思。
- 中园:指的是更深处的园子,暗指花开已经结束。
- 幽径草:指的是幽静的小路旁的草,象征着生机的延续。
- 日光催:意指光照能够促进草木的生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少逸,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著称,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写景抒怀。
创作背景:
该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春天的到来有关。作为一名仕人,张九龄在春天的季节里,观察到大自然的变化,借此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开头两句“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不同阶段。先是春天的气息在上苑中悄然降临,接着转到中园,花朵却已然凋零,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则带有一丝希望与期待的意味。在幽静的小径旁,尽管草木尚未完全复苏,但它们仍在静静等待阳光的到来。这种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生长规律,也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信心。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张九龄以清新的意象和淡雅的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具一格,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春先入:描绘了春天的早期迹象,暗示着新的开始。
- 中园花尽开:对比中园的花已凋谢,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变化。
- 唯馀幽径草:幽静的小径旁的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尚待日光催:强调阳光对生命的影响,暗示着希望和未来的可能。
修辞手法:
- 对比:上苑的春天与中园的凋谢形成鲜明对比,带来时间流逝的感受。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春天、花朵、青草)来传达情感与哲理。
- 象征:日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描绘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生机。
- 花:代表着美好与短暂,寓意易逝的青春。
- 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顽强。
- 日光:代表着生命的能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九龄
- C. 杜甫
-
“上苑春先入”的意思是?
- A. 上苑的春天已经到了
- B. 上苑的花已经凋谢
- C. 上苑的草还在生长
-
诗中提到的“日光”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空山不见人,唯闻鸟叫声”展现了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 这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都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联系,但张九龄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时间流逝与生机,而王维则注重宁静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