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闵饥两绝》

时间: 2024-10-16 19:39:06

巷头巷尾几夷齐,日为饥肠不肯西。

只愿天公多雨粟,便教米价贱如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巷头巷尾几夷齐,日为饥肠不肯西。只愿天公多雨粟,便教米价贱如泥。

白话文翻译

在街头巷尾的人们都相聚着,整天因饥饿而不愿西去。我只希望天公多下些雨,能让谷物丰收,这样米价就能便宜得像泥土一样。

注释

  • 夷齐:此处指平等、齐整的人们,暗示饥饿的人们都在一起。
  • 日为饥肠:日复一日,肚子因饥饿而痛苦。
  • 天公:指天上的神明,古人常以“天公”来称呼天命或自然力量。
  • 雨粟:指降雨使谷物丰收。
  • 米价贱如泥:米价低得像泥土,形容物价极为便宜。

典故解析

“天公”是古代人对天的称呼,代表了自然的神秘力量。在古代社会,农业是主要经济活动,丰收与否直接影响民生,因此对天的祈求常常出现在诗歌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是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风格独特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民生困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饥饿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困境的同情和渴望改善生计的心情。

诗歌鉴赏

《次韵闵饥两绝》通过简单而直接的语言,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百姓的困境与诗人的同情心。开头两句描绘了饥饿的现实,诗人用“巷头巷尾”表现了饥饿的普遍性,暗示着整个社会的苦难。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渴望天公多赐雨露,让粮食丰盈。最后一句以“贱如泥”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民生安定的愿望,反映出社会对粮食价格的关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诗人不仅在表达个人情感,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展示了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巷头巷尾几夷齐:描绘了人们聚集在街头巷尾,呈现出一种苦闷的氛围。
  2. 日为饥肠不肯西:表现了人们因饥饿而无心离去,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3. 只愿天公多雨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希望自然能赐予更多的雨水。
  4. 便教米价贱如泥:期望粮食价格降低,使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如“巷头巷尾”与“日为饥肠”形成对仗。
  • 比喻:将米价比喻成“贱如泥”,形象地传达了对物价低廉的渴望。
  • 夸张:用“饥肠”夸张了人们的饥饿状态,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百姓困苦的关怀和对丰收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饥饿的景象,揭示了社会问题,并表达了希望通过自然的恩赐改善民生的愿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巷头巷尾:象征着生活的空间,反映出人们的聚集与困境。
  • 饥肠:代表着百姓的生存状态,直接体现生活的艰辛。
  • 雨粟:象征着丰收的希望,反映出自然与人类生存的紧密联系。
  • 米价:直接与民生相关,展现出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巷头巷尾几夷齐”中的“夷齐”是什么意思? A. 平齐
    B. 高低
    C. 多少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天公”指的是谁? A. 人
    B. 自然的力量
    C. 神明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生活困境与希望
    C. 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民生,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描写了穷苦百姓的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主义。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次韵闵饥两绝》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关注社会底层的疾苦,但洪的作品更偏向于对自然的祈愿,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均体现了对民生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诗经》:古代诗歌的经典,提供背景和影响。
  • 《古代诗词鉴赏》:有关古诗词分析和赏析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