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载德称贤母,宜家启令郎。
背萱伤蚤谢,蟾桂籍流芳。
负米思何报,啼狶教叵忘。
一篇胜得第,应喜赛钱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颂母亲的德行和贤良,应该让家中的儿子得到启发。背负着母亲的教诲而感到伤感,愿意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铭记在心。对于母亲的养育之恩,心中无从报答,耳边常回荡着她的教导,令人难以忘怀。写下这篇诗作,我感到胜过了科举的荣誉,应该为此而感到高兴,像是在钱塘江的盛大比赛中获胜一样。
注释:
- 载德:承载美德,指母亲的品德。
- 贤母:贤良淑德的母亲。
- 背萱:背负着母亲的教诲。
- 伤蚤谢:感到悲伤而难以报答。
- 蟾桂:象征母亲的美德流芳百世。
- 负米:承载着米粮,寓意对母亲的感恩。
- 啼狶:这里意指母亲的教导令人难忘。
- 赛钱塘:比喻科举成功,意指喜悦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季宣(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季宣,宋代诗人,曲作家。其诗风清丽、婉约,擅长咏物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之际,表达了对母亲教导恩惠的赞美,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母亲角色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母亲的伟大和子女对母爱的感念。开篇的“载德称贤母”,就直接将母亲的德行置于首位,表明母亲的教导对儿女成长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句子通过“背萱伤蚤谢”,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表达了对母亲悉心教导的不舍与感恩之情。诗中提到的“负米思何报”,则流露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以回报之感,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反映出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
最后一句“一篇胜得第,应喜赛钱塘”,则通过对比,将写作的成就与科举的荣誉相提并论,传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认为写下这篇挽诗,比获得科举功名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浓厚的亲情和对母爱的感慨,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载德称贤母:赞美母亲的美德,强调母亲的贤良。
- 宜家启令郎:母亲的教导应该启发家中的儿子,传承良好的家风。
- 背萱伤蚤谢: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萱草象征母亲。
- 蟾桂籍流芳:母亲的品德如蟾蜍与桂花,流传百世。
- 负米思何报: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以回报之情。
- 啼狶教叵忘:母亲的教诲在心头萦绕,无法忘记。
- 一篇胜得第:写下这首诗比获得功名更令人欣喜。
- 应喜赛钱塘:通过比喻,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蟾桂籍流芳”比喻母亲的美德。
- 对仗:如“背萱伤蚤谢,蟾桂籍流芳”展示工整的形式美。
- 排比:表达情感层次,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母亲深厚的敬爱与感激,主题围绕母爱的伟大和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强调了孝道与人伦关系的传统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德:象征母亲的品质与教养。
- 萱草:象征母亲,流传于古代诗词中。
- 米:象征母亲的辛劳与付出。
- 蟾桂:象征美德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载德称贤母”中的“德”指什么?
- A. 财富
- B. 美德
- C. 学识
-
“负米思何报”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感恩
- C. 忧伤
-
诗人认为写下这首诗比什么更重要?
- A. 获得名利
- B. 个人成就
- C. 科举成功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比较薛季宣的这首挽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感慨,但薛季宣更侧重于母亲的伟大与恩德,而杜甫则多了几分对兄弟情谊的哀伤,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