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如意》

时间: 2025-01-19 16:40:52

文房紫芝式,制合古而纯。

幻已传秦代,挥惟盛晋人。

何须贵犀玉,雅足尚檀筠。

四座天花落,于斯有底因。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赋得如意

作者: 弘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文房紫芝式,制合古而纯。
幻已传秦代,挥惟盛晋人。
何须贵犀玉,雅足尚檀筠。
四座天花落,于斯有底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文房四宝中的紫芝笔,强调其古朴而纯正的制作。笔的传承可以追溯到秦代,而其精美的工艺在晋代达到了巅峰。与其追求昂贵的犀牛角和玉器,不如珍视雅致的檀木和竹制品。四周的天花板似乎也为此而落下,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根源就在于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文房:指书房,书法、文具的地方。
  • 紫芝:一种优质的毛笔,紫色的猪鬃制作的笔。
  • :指传说或美好的事物。
  • 犀玉:指用犀牛角和玉制成的奢侈品。
  • 檀筠:指檀木和竹子,象征雅致和自然。
  • 四座天花:指天花板,四周的装饰。

典故解析:

  • 秦代:指中国历史上的秦朝,以其统一和文化管理著称。
  • 盛晋人:指东晋时期的文人,强调其在艺术和文化上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是清代乾隆皇帝,他在位期间倡导文治,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个人的创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乾隆时期,正值清代鼎盛时期,文人士大夫对文房四宝的追求与研究,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诗歌鉴赏:

《赋得如意》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文房四宝中的紫芝笔,展现了对传统工艺的推崇与珍视。首句“文房紫芝式,制合古而纯”便直接点题,强调了紫芝笔的传统价值。接下来的“幻已传秦代,挥惟盛晋人”则追溯了文房四宝的历史,显示出其历史的厚重感。

在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提到“何须贵犀玉,雅足尚檀筠”,显示出对物质奢华的拒绝,反而崇尚简朴的雅致,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最后一句“四座天花落,于斯有底因”则通过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精致生活的根源与价值。这种生活态度与追求在当时的文人中广为流传,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物质的反思,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弘历皇帝对文人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房紫芝式,制合古而纯:说明紫芝笔的制作工艺是古老而纯正的,强调其传统价值。
  2. 幻已传秦代,挥惟盛晋人:紫芝笔的传承可以追溯至秦代,而在晋代达到了巅峰,反映出其历史的悠久和发展。
  3. 何须贵犀玉,雅足尚檀筠:与其追求奢侈品,不如珍视自然和雅致的物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4. 四座天花落,于斯有底因:四周的天花板仿佛为此落下,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根源正是这些传统的文房四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奢侈品和雅致品的对比,突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 典故:运用历史典故增加诗的深度,增强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强调简朴与雅致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芝:象征文人墨客的高雅与追求。
  • 犀玉:象征奢侈与物质的追求。
  • 檀筠:象征自然与雅致的生活方式。
  • 天花:象征传统文化的装饰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提到的文房四宝主要是指什么? a)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
    b) 笔、墨、纸、砚
    c) 酒、茶、花、棋

  2. 诗中提到的“犀玉”象征什么? a) 传统的美德
    b) 物质的奢华
    c) 自然的和谐

  3. 诗句“何须贵犀玉,雅足尚檀筠”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物质至上
    b) 崇尚简朴与雅致
    c) 追求奢华与享受

答案:

  1. b) 笔、墨、纸、砚
  2. b) 物质的奢华
  3. b) 崇尚简朴与雅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弘历的《赋得如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强调对自然与传统的珍视,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弘历则聚焦于文房器物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文房四宝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