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一作晓发鄞江寄崔寿韩)》

时间: 2025-01-19 21:58:23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白话文翻译:

南北之间的通信多有阻隔,我的生涯中有一半是离别。
在地势尽头、山峦消失的地方,江水在寒冷的时节泛滥。
晨露湿润了芦苇,霜晴的天气让橘柚低垂。
不必急于划船回去,千里之外我心中依然有你们的期盼。

注释:

  • 信多岐:信件多有阻碍,指南北之间的通信不畅。
  • 生涯半别离:生活中有一半是离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 地穷山尽处:形容地理的尽头,意指遥远的地方。
  • 江泛水寒时:江水在寒冷时节泛滥,描绘了天气的寒冷。
  • 露晓蒹葭重:晨露让芦苇更加沉重,表现了清晨的景象。
  • 霜晴橘柚垂:霜后的晴天让橘子和柚子低垂,描绘了果实的丰收和自然的美。
  • 无劳促回楫:不必急于划船回去,表明作者的心态。
  • 千里有心期:即使相距千里,依然心中挂念着彼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0年-835年),字子安,号桐庐,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许浑与其他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等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文人游历、交友频繁的时期。许浑此时可能正与友人分别,在临别之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表达了作者在江南的秋冬时节,面对寒冷的水流与晨露的感受,内心却依然温暖。诗的开头“南北信多岐”,就点明了距离的阻隔,既是对物理距离的描绘,也是情感上的隔阂。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上,诗人使用了“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这样的生动意象,让读者仿佛感受到清晨的寒露与丰收的果实,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增添了几分忧伤的情绪。

诗的最后两句“不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不急于归船,反而在千里之外寄托了对友人的期盼,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尽管相隔千里,心中却依然紧密相连。这种情感的深邃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画面的美感,也充满了情感的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北信多岐:意指南北之间的通信多有阻碍,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 生涯半别离:生活中有一半时间是与友人分别的,反映了作者的孤独感。
  3. 地穷山尽处:在地理的尽头,暗示着心灵的孤寂。
  4. 江泛水寒时:江水在寒冷的时节泛滥,富有季节的气息。
  5. 露晓蒹葭重:清晨的露水使得芦苇显得沉重,生动描绘出清晨的宁静。
  6. 霜晴橘柚垂:霜后的阳光使得果实低垂,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7. 无劳促回楫:不必急于划船回去,表达了从容与淡定。
  8. 千里有心期:即便相距千里,心中依然有对彼此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拟人心的思念,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赋予其情感,使得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个人的情感,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联系与沟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2. :代表着流动与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3. 蒹葭:象征着柔弱与坚韧,代表着作者的情感状态。
  4. 橘柚: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许浑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 A. 江水、橘子
    • B. 山峰、花朵
    • C. 太阳、雪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友情与思念
    • C. 生活琐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许浑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李白更显得孤独和忧伤,而许浑则更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未来的期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