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时间: 2025-01-19 20:5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华清
作者: 吴藻 〔清代〕
柳稚匀黄,梅娇坠粉,绮栊春暗如雾。
晓镜圆冰,羞见远山眉妩。
计芳信逝水年华,疏俊侣画船箫鼓。
轻误。问旧时罗袖,泪痕红杏。
棐儿重寻笙谱。说斗草无心,减兰空赋。
燕去尘梁,彊半绣帘香阻。
玉纤冷怨写琴丝,银烛短闷敲钗股。
迟暮。又碧云四合,晚阴窗户。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柳树嫩绿而匀称,梅花的花瓣如娇羞的粉色轻轻飘落,华丽的楼阁在春天的迷雾中显得暗淡无光。
清晨的镜子如同冰面一般圆润,羞愧得不敢面对远山那妩媚的睫毛。
光阴如水,芳华信步而逝,疏落的伙伴们在画船上吹箫打鼓。
轻轻地错过了往日的罗袖,泪痕留在红杏之上。
再去找那曾经的笙谱,谈起斗草却无心,兰亭的赋诗只剩空荡荡。
燕子飞走了,尘埃落在梁上,半幅绣帘的香气被阻隔。
玉纤冷酷的怨恨在琴弦上倾诉,银烛短暂的烛光闷闷地敲打着钗股。
已是暮年,又见碧云四合,晚阴笼罩窗户。
注释:
- 柳稚匀黄:柳树的嫩芽颜色均匀而黄。
- 梅娇坠粉:梅花娇艳,花瓣如粉色般轻轻坠落。
- 绮栊:华丽的楼阁。
- 晓镜圆冰:清晨的镜子如同冰面那样光滑圆润。
- 疏俊侣:稀疏的、英俊的伙伴。
- 斗草:古时一种以草为器的游戏。
- 玉纤冷怨:用玉制成的纤细的乐器,冷漠的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约1680-1754),清代诗人,字正之,号冷谷,江苏常熟人。他的诗风清丽隽永,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与友人吟咏作对。
创作背景:
《月华清》创作于吴藻的中年时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日情感的追忆。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月华清》是吴藻的一首经典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景象和个人的情感变化。诗的开头以“柳稚匀黄,梅娇坠粉”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展现出自然的柔美。接下来的“晓镜圆冰”则是对清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羞涩的情感。
在“计芳信逝水年华”中,透出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诗人用“逝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情感悱恻而深沉。接下来的“问旧时罗袖,泪痕红杏”则是对往日情怀的追忆,罗袖与红杏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旧爱的遗憾与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铺陈上,层层递进,情感由春天的美丽逐渐转向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惆怅。“玉纤冷怨写琴丝,银烛短闷敲钗股”一联,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沉闷,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稚匀黄,梅娇坠粉:春天的柳树嫩黄,梅花娇艳的花瓣轻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绮栊春暗如雾:华丽的楼阁在春天的雾气中显得暗淡,暗示春天的朦胧与美丽。
- 晓镜圆冰,羞见远山眉妩:清晨的镜子如冰般光滑,羞愧得不敢看远山的妩媚。
- 计芳信逝水年华:光阴如水,芳华已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 疏俊侣画船箫鼓:稀疏的伙伴们在画船上吹箫打鼓,展现了春游的情景。
- 轻误。问旧时罗袖,泪痕红杏:轻轻错过了往日的美好,泪痕留在红杏上,感叹过往。
- 棐儿重寻笙谱:再去寻找曾经的笙谱,暗示对旧情的追忆。
- 说斗草无心,减兰空赋:谈起斗草却无心,兰亭赋的美好只剩空荡荡的回忆。
- 燕去尘梁,彊半绣帘香阻:燕子飞去,尘埃落在梁上,半幅的香气被阻隔,表现孤寂。
- 玉纤冷怨写琴丝,银烛短闷敲钗股:冷酷的乐器上倾诉怨恨,短暂的烛光中感到沉闷。
- 迟暮。又碧云四合,晚阴窗户:已是暮年,碧云环绕,晚阴笼罩窗户,表达了人生的沧桑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逝水”,深刻表达流逝的无情。
- 拟人:如“玉纤冷怨”,赋予乐器以人的情感,增添情感深度。
- 对仗:如“晓镜圆冰,羞见远山眉妩”,工整的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丽景象为开篇,逐渐转向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往日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梅:代表高洁的情操与爱情的美好。
- 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带着一种无奈。
- 琴: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柳稚匀黄”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
“计芳信逝水年华”中的“逝水”比喻了什么? A. 财富
B. 时间
C. 情感
D. 友情 -
“燕去尘梁”中的“燕”象征着什么? A. 离去的青春
B. 归来的希望
C. 旧友
D. 新的开始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 《月华清》与《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吴藻的诗更偏向感性细腻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