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江楼晚眺》
时间: 2025-01-03 10:16:38意思解释
满庭芳 江楼晚眺
原文展示
云拥遥青,山拖残碧,暝色飞上层楼。柳丝摇梦,分绿挂帘钩。何处书传锦字,南来雁声断蘋洲。萧疏甚,烟栖岸树,苍染半江秋。凝眸。天渺渺,帆摇楚尾,心远吴头。算多少征魂,空载扁舟。怕听湘骚写怨,销不尽香草风流。苍茫里,愁痕界破,飞起一汀鸥。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青山被云雾环绕,近处的山峦则显得苍翠欲滴,傍晚的暗色逐渐笼罩了高楼。柳条轻轻摇曳,仿佛在梦中轻拂,绿帘被挂在钩上。哪里能找到书信传递的华美字句,南来的雁声在蘋洲上断绝。秋意萧条,烟雾中栖息的树木,半江的水面被苍色映染。凝视远方,天空辽渺,船帆摇曳于楚地的尽头,心思已经远飞到了吴国。多少征战的灵魂,徒然地载着小舟航行。怕听湘水的悲歌写满怨愁,难以消尽那香草的风流。苍茫的天地中,愁绪如同破碎的界限,飞起了一只鸥鸟。
注释
- 云拥遥青:云雾缭绕着远处的青山。
- 山拖残碧:山峦间点缀着残余的绿色。
- 暝色:傍晚的暗色。
- 帘钩:挂帘的钩子。
- 锦字:华美的文字。
- 蘋洲:指水边的小洲,常用来描绘孤独的意境。
- 苍染:苍色映染,形容秋天的色彩。
- 吴头:指吴国的方向,代表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琬璚(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琬璚游历江楼时,感受到黄昏的静谧与思乡的愁绪,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庭芳 江楼晚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江楼之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云雾缭绕的山峦与傍晚的暗色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柳丝轻拂,仿佛在梦中,与诗人梦境相映成趣。
在表达思乡之情时,诗人用“何处书传锦字”表达了书信难以传递的惆怅,而“南来雁声断蘋洲”则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描绘,诗人以“萧疏甚,烟栖岸树”描绘出秋天的萧条,表现出一种苍凉的美。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更是通过“算多少征魂,空载扁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征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忧伤的江楼晚景,令人深思。诗中不仅有自然的美,还有人心的孤寂与思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四句描绘了晚上的江楼景象,展现了一种幽静的美。
- 中间部分通过书信和雁声引入思乡之情,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征魂与香草的描写,将情感提升到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拥遥青”比喻山被云雾包围,形象生动。
- 拟人:柳丝摇梦,赋予柳丝以生命的特征。
- 对仗:“算多少征魂,空载扁舟”形成了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乡与孤独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云、山、柳: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雁声、锦字:书信与音讯的象征,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思念。
- 江水、秋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何处书传锦字”表示什么? a) 书信的美丽 b) 思乡的惆怅 c) 友谊的重逢
-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春天的花开 b) 秋天的萧条 c) 夏天的热闹
-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 b) 思乡的惆怅
- b) 秋天的萧条
- b) 思乡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黄琬璚的《满庭芳》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感慨,但黄琬璚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李白则更强调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