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时间: 2025-01-04 10:03:14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仙人与佛教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只能在寂静的夜晚听到不平之声。悲伤的气息像被风吹散的悲歌,名声却如泥絮般沾染着无情。大多数人对我充满白眼,而作为书生的我又没有什么用处。不要因为诗卷而愁苦成谶,春天的小鸟和秋天的虫子依然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

  • 仙佛茫茫:指仙人和佛陀的境界遥不可及。
  • 不平鸣:夜晚传来的不平之声,暗示对社会的不满。
  • 风蓬:指随风飘荡的植物,象征悲伤和失落。
  • 薄幸名:指名声薄弱,容易被忽视。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指无权无势的文人。
  • 愁成谶:指因愁苦而预兆不幸。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佛”可以追溯到道教和佛教文化,象征着人们追求的理想和境界。“十有九人堪白眼”反映了文人遭受世俗偏见的普遍现象,历史上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也有类似的遭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景仁(1640-1711),清代诗人,以诗歌清丽见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理想的矛盾,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杂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首先从题材上来看,作者以“仙佛”引入,表明了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与失落。诗中多次提到“悲歌”“薄幸名”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对名声的反思。黄景仁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同时也刻画了世态炎凉,许多人对待书生的态度冷漠,令人心寒。

其次,诗的结构紧凑,四联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面性。最后一句“春鸟秋虫自作声”,则是一种自我安慰,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依然要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声音。整体来看,《杂感》展现了黄景仁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世俗中保持自我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仙佛茫茫两未成: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追求的境界尚未达到。
    • 只知独夜不平鸣:在黑夜中听到的悲鸣,反映了对社会的不满。
    • 风蓬飘尽悲歌气:悲伤的情绪随着风散去,象征着失落感。
    • 泥絮沾来薄幸名:名声如泥絮般无情,容易被抹去。
    • 十有九人堪白眼:大多数人对我不屑一顾,体现了社会的冷漠。
    • 百无用是书生:作为书生,我的无能为力,感到无用。
    • 莫因诗卷愁成谶:不要因为诗的困扰而预兆不幸。
    • 春鸟秋虫自作声:自然界依然会发出声音,象征生命的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泥絮”比喻名声的薄弱。
    • 拟人:春鸟秋虫自作声,体现了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文人在社会中遭遇的困境与无奈,最终呼唤内心的自由与独立。

意象分析:

  • 仙佛:象征理想与追求。
  • 悲歌:反映内心的痛苦与失落。
  • 白眼:社会的偏见与冷漠。
  • 春鸟秋虫: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佛”象征什么?

    • A. 事业
    • B. 理想与追求
    • C. 家庭
    • 答案:B
  2. “十有九人堪白眼”反映了什么?

    • A. 对书生的尊重
    • B. 社会的冷漠
    • C. 人际关系的和谐
    • 答案:B
  3. 诗中“春鸟秋虫自作声”意图表达什么?

    • A. 自然的声音
    • B. 生命的坚持
    • C. 忧伤的情绪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黄景仁的《杂感》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但黄景仁更倾向于对个人理想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豪放人生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景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选》
  • 《诗经与汉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