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除夕偶成》

时间: 2025-01-17 09:49:04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白话文翻译:

在这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不时传来,然而我却心中忧虑,忧虑的情绪悄然从外界渗透而来。
我静静地站在市桥上,周围的人们却没有注意到我,只有那一颗星星像月亮一样明亮,仿佛我对它的凝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注释:

  • 千家:指许多家庭,形容人们团聚。
  • 漏迟迟:漏,即钟表的声音;迟迟,形容时间缓慢,暗指除夕的夜晚漫长。
  • 忧患:忧虑和烦恼。
  • 潜从物外知:潜,即暗中;物外,指外部的环境;知,意识到。意思是忧虑是从外界渐渐渗入心中。
  • 悄立:静静地站着。
  • 市桥:指城市的桥梁,常是人流密集之处。
  • 人不识:指周围的人们没有注意到我。
  • 一星如月:一颗星星如同月亮般明亮。
  • 看多时:凝视了很长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景仁(1749年-1809年),字景仁,号瑗堂,清代诗人。其诗风格受王士祯影响,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作品多描绘生活细节,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

创作背景:

《癸巳除夕偶成》作于清代癸巳年除夕之际,正值辞旧迎新之时,诗人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忧虑,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诗歌鉴赏:

此诗以除夕为背景,展现了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个人的孤独和忧虑。开篇“千家笑语漏迟迟”,描绘出一种热闹的场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心情却愈发沉重。诗人虽然身处欢声笑语之中,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忧患潜从物外知”,似乎暗示着生活中潜藏的种种不安。

“悄立市桥人不识”,在欢快的节日中,诗人感到被周围的人群所忽视,孤独感愈加明显。“一星如月看多时”,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注视着天空中的星星,仿佛在与之对话,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对比了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揭示了节日之下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家笑语漏迟迟”:描绘出除夕之夜的热闹场景,欢声笑语充盈。
  2. “忧患潜从物外知”:虽然外面热闹,但诗人内心却感到忧虑,忧虑从外部环境渗透而来。
  3. “悄立市桥人不识”:诗人身处于人群中,却感到孤独,周围的人们并未察觉到他的存在。
  4. “一星如月看多时”:诗人凝视着星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外部热闹与内心孤独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 意象:星星与月亮的意象,象征着孤独与希望,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热闹与内心的忧虑,探讨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孤独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千家笑语:象征家庭团聚与温暖,反映了节日的氛围。
  • 忧患:代表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安,暗示社会的种种问题。
  • 一星如月:象征希望与美好,表现诗人对梦幻与现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除夕
    • C. 端午节
  2. 诗人在哪里静静地站着?

    • A. 河边
    • B. 市桥
    • C. 家中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与忧虑
    • C. 自然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思乡情怀。
  • 《除夜作》杜甫:同样描写除夕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除夜作》中,杜甫在除夕感受到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与黄景仁在欢庆中感到的孤独形成对比,前者更关注国家,后者更聚焦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景仁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