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是山寒更水寒,
酸风苦雨并无端。
诗人瘦骨无半把,
一任残春料理看。
白话文翻译:
已经是山水更显寒冷,
酸风苦雨无缘无故地袭来。
诗人瘦弱的身躯毫无保留,
任凭残春随意安排。
注释:
- 已是:已经是。
- 山寒:山的寒冷。
- 水寒:水的寒冷。
- 酸风苦雨:指刺骨的寒风和凶猛的雨。
- 并无端:没有理由,毫无缘由。
- 瘦骨:指诗人身体消瘦。
- 半把:这里形容极少。
- 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其他典故,但“残春”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最后阶段,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这种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可能身处于山水之间,感受到春天的寒意与凄凉,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山水和凄厉的天气,突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孤独与无助。开头两句“已是山寒更水寒,酸风苦雨并无端”,生动地描绘出一种阴冷、压抑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和感官冲击。这种冷峻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了诗人的脆弱和无奈。接下来的“诗人瘦骨无半把”,用“瘦骨”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消瘦的身躯,进一步强化了他在恶劣环境中的脆弱感。而最后一句“一任残春料理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接受,尽管春天即将结束,但他依然选择放任自流,静静地观察这一切。整首诗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又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是山寒更水寒:描绘了山和水都变得寒冷,暗示季节的变化。
- 酸风苦雨并无端:表达了天气恶劣的状态,风和雨让人感到不适,仿佛没有理由。
- 诗人瘦骨无半把:诗人自我感叹,身体瘦弱,没有任何可以支撑的力量。
- 一任残春料理看:表达了对即将消逝的春天的无奈和接受,任凭它随意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山寒”与“水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赋予其“料理”的能力,表达了自然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无常与人类的脆弱,表现出诗人在逆境中的无助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流逝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寒:象征冷峻和孤独。
- 水寒:象征生命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 酸风苦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瘦骨:象征人的脆弱和无力感。
- 残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酸风苦雨”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凶猛的天气
C. 宁静的夜晚 -
“诗人瘦骨无半把”中“瘦骨”指的是谁的身体状况? A. 诗人的朋友
B. 自然界的动物
C. 诗人自己 -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自然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C. 对人际关系的描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关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 《登高》(王之涣):通过高远的景致,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与本诗对比:杜甫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春雨的喜悦,而杨万里的诗则表现了春末的凄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不同的自然观和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解析》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