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时间: 2025-01-03 09:37:45

柳垂青,花带艳。

妆台独坐添悲感。

泪容销,双蛾淡,索把镜儿呵暗。

意潜潜,魂黯黯。

纤腰渐觉春来减。

燕声愁,莺啼惨,那得病儿不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垂青,花带艳。妆台独坐添悲感。泪容销,双蛾淡,索把镜儿呵暗。意潜潜,魂黯黯。纤腰渐觉春来减。燕声愁,莺啼惨,那得病儿不染。

白话文翻译:

柳枝垂青,花朵艳丽。在妆台前独自坐着,添了几分悲伤。泪水模糊了我的容颜,双眉淡淡,索性把镜子放下,心中暗自神伤。意绪沉沉,心灵黯淡。纤细的腰肢渐渐感到春天的消逝。燕子的叫声愁苦,黄莺的啼鸣凄惨,怎能不让病中的我受到感染呢?

注释:

  • 柳垂青:柳树的枝条垂下来,显得青翠欲滴。
  • 花带艳:花儿盛开,色彩鲜艳。
  • 妆台:化妆的桌子,通常是女子打扮的地方。
  • 泪容销:泪水使得容颜模糊。
  • 双蛾:指女子的眉毛,形容其淡薄。
  • 索把镜儿呵暗:干脆把镜子放下,不再照看自己。
  • 意潜潜,魂黯黯:心思沉重,灵魂黯然神伤。
  • 纤腰渐觉春来减:感到春天的气息在减弱,象征青春的流逝。
  • 燕声愁,莺啼惨:燕子的叫声带着忧愁,黄莺的歌声凄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柳、燕、莺等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春天、青春和生命的美好,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昙影,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柔美的意象著称。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个人感受与社会环境的交织影响了其创作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伤,反映了对青春流逝、生命无常的思考,或许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氛围有关。

诗歌鉴赏:

《渔歌子》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妆台前的孤独与忧伤。开篇的“柳垂青,花带艳”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然而诗中女子的心情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她独坐在妆台前,泪水模糊了容颜,这种外在的美与内心的悲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女性在美丽与孤独之间的挣扎。

接下来,诗人通过“意潜潜,魂黯黯”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忧愁,仿佛即使是在春天的季节,心中却早已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最后的“燕声愁,莺啼惨”更是将这种哀伤推向高潮,春天的鸟鸣不再是欣喜的象征,而是带着一种无奈与凄凉。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诗歌不仅在内容上感人至深,也在艺术上极具美感。通过细腻的描写,王昙影成功地传达了女性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脆弱与坚韧,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垂青,花带艳。:春天的柳树与花朵,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2. 妆台独坐添悲感。:女子独自坐在妆台前,心中生出愁苦。
  3. 泪容销,双蛾淡,:泪水使得容颜模糊,双眉显得暗淡。
  4. 索把镜儿呵暗。:放下镜子,不愿再看自己的悲伤。
  5. 意潜潜,魂黯黯。:内心郁郁寡欢,灵魂沉重。
  6. 纤腰渐觉春来减。:感到春天的美好逐渐消逝。
  7. 燕声愁,莺啼惨,:燕子的叫声愁苦,黄莺的歌声悲惨。
  8. 那得病儿不染。:病中的女子怎能不受到这种悲伤的感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泪容销,双蛾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春天的美丽与女子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主题。
  • 拟人:燕声与莺啼被赋予情感,使自然与人心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珍惜与对青春流逝的感伤,反映了女性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代表美丽与青春的短暂。
  • 妆台:隐喻女性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 燕、莺:春天的鸟儿,象征着自由与无忧,但在此却传达了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垂青”意指什么? a) 柳树的颜色
    b) 柳树的形态
    c) 柳树的花香
    答案:b

  2. 诗中“燕声愁,莺啼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生气
    答案:b

  3. 诗中“索把镜儿呵暗”意味着什么? a) 不想照镜子
    b) 喜欢看自己
    c) 镜子坏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涉及到春天的感伤,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都深刻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昙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