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词二首》

时间: 2025-01-17 08:41:55

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

君王厌世妾头白,闻唱歌声却泪垂。

二人能歌得进名,人言选入便光荣。

岂知妃后多娇妒,不许君前唱一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词二首
(作者:段成式)
歌舞初承恩宠时,
六宫学妾画蛾眉。
君王厌世妾头白,
闻唱歌声却泪垂。
二人能歌得进名,
人言选入便光荣。
岂知妃后多娇妒,
不许君前唱一声。

白话文翻译

在歌舞初次受到宠爱的时候,
六宫的妃嫔们都学习妾妆扮得如蝉眉般美丽。
君王厌倦了世事,看到妾已白发苍苍,
听到妾的歌声却不禁泪流满面。
二人因歌声而得以成名,
人们说被选入宫中便是光荣。
岂料妃子们心中多有妒忌,
不允许君王面前唱出一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恩宠:指皇帝对妃子的宠爱。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形如蛾翅,意指美丽的样子。
  • 厌世:厌倦世俗的烦扰。
  • :嫉妒,心中不满别人的美好或成就。

典故解析: 该诗借用古代宫廷生活的背景,反映了后宫妃嫔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妒忌心理。古代宫廷的权力斗争常常与妃嫔的美貌和才艺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式(公元845年-893年),唐代诗人,字文韶,号虚舟,晚唐著名的词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和女性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唐代,正值王朝盛世,宫廷生活富丽堂皇,但内部却暗藏权力斗争和妒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妃子们在歌舞中的生活,反映出宫廷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汉宫词二首》通过描绘宫廷妃嫔的生活,展示了她们在追求宠爱与名声中所面临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歌舞初承恩宠时”引入,描绘了妃子们初入宫廷时的荣耀与欢愉。接着通过“六宫学妾画蛾眉”展现了妃嫔们为争宠而努力打扮自己的情景,揭示了她们对美丽与才能的追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君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对世事的厌倦和对妾的怜悯,形成了“君王厌世妾头白”的强烈对比。这里不仅展现了妾的衰老与无奈,也反映了君王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后宫妃嫔之间的嫉妒心理,尽管获得名声,但在权力斗争中却往往如同浮萍,一旦失去宠爱,便无处可归。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宫廷生活场景,表现出对美丽与爱的渴望、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人性中的嫉妒与竞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歌舞初承恩宠时:描述妃子们刚被宠爱时的欢快情景,表现出她们的期待与骄傲。
  2. 六宫学妾画蛾眉:六宫的妃子们纷纷学习打扮,意指为了争宠而努力。
  3. 君王厌世妾头白:时间流逝,君王对世事感到厌倦,而妾已经年老。
  4. 闻唱歌声却泪垂:君王听到妾的歌声,感慨万千,不禁流泪。
  5. 二人能歌得进名:两人因歌声而成名,暗示她们的才华被认可。
  6. 人言选入便光荣:外界认为被选入宫廷是光荣的事。
  7. 岂知妃后多娇妒:实际上,妃子们之间的嫉妒心很重。
  8. 不许君前唱一声:她们甚至不允许妾在君王面前唱歌,突显后宫的复杂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歌舞初承恩宠”和“君王厌世妾头白”,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闻唱歌声却泪垂”,赋予君王感情,使情感更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宫廷妃嫔的生活,表达了对爱情、嫉妒与命运无常的思考,揭示了光鲜背后的孤独与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舞:象征欢快与荣耀,但也暗含竞争与嫉妒。
  • 蛾眉:象征美丽与青春,反映妃子们的追求。
  • 泪垂: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段成式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蛾眉”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景色
    • B) 妃子的打扮
    • C) 君王的宠爱
    • D) 歌声的优美
  3. 诗中表现出妃嫔们的什么心理?

    • A) 骄傲
    • B) 孤独
    • C) 嫉妒
    • D) 忧伤

答案

  1. C) 段成式
  2. B) 妃子的打扮
  3. C) 嫉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绘后宫生活与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内心世界。

诗词对比

  • 段成式的《汉宫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关注后宫的嫉妒与无奈,后者则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洒脱,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汉宫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