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菊花歌》
时间: 2025-01-01 11:43: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餐菊花歌》
作者:郑思肖
道人四时花为粮,
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
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
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
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
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
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
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
永救娑婆众生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道人(道教修行者)将四季的花朵视为粮食,身体散发出灵气和香气。当闻到菊花的气息时,道人心中充满喜悦,拍手欢笑,情不自禁。诗人回忆自己曾是混沌王,洞察到末劫的寿命短暂,于是召集群仙在殿下,宣布菊花可以长生的秘诀。
如今我化身游历人间,咀嚼菊花的清凉,感到肺腑都被洗涤,心灵豁然开朗,仿佛迸发出明珠,照亮古今。普遍变化的法则如意,能够成为万主之主。尘世间每一处都化作黄金的身躯,永远拯救娑婆众生的苦难。
注释
- 道人:道教的修行者,追求长生不老。
- 花为粮:比喻花的精华可以作为食物,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敬。
- 混沌王:指宇宙初开的状态,象征着无序和潜在的可能。
- 长生方:长生的法门或秘诀。
- 清凉:指菊花的清香和药效,带来身心的舒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思肖,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专注于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创作。他的诗作常常融入道教哲学,强调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创作背景
《餐菊花歌》创作于宋代,是道教文化影响下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拜。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思想的尊重与认同。
诗歌鉴赏
《餐菊花歌》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敬仰。诗中以菊花为媒介,象征着长生和清凉,蕴含了道教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描绘道人与花的关系,展示了自然的灵气与美。接着,诗人回忆自己曾是混沌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在诗歌的中段,召集群仙并宣告餐菊长生方,体现了道教传承的智慧和对追求长生的渴望。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化身游历人间,感受自然的清凉,心灵豁然开朗,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最后,诗人强调了拯救众生的责任,表达了对人类苦难的关怀与责任感。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充满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令人心灵受到洗礼,启发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四时花为粮:道人将四季的花视作食物,象征着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
- 骨生灵气身吐香:身体散发出灵气和香气,体现了修行者的高洁。
- 闻到菊花大欢喜:闻到菊花的香气,心中喜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拍手歌笑频颠狂:因喜悦而拍手歌唱,生动描绘了欢愉的场景。
- 忆昔我为混沌王:回忆起自己曾是混沌的象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洞见末劫寿不长:领悟到世界末劫中生命的短暂,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 尽召群仙列殿下:召集众仙,体现了道教中齐心协力的思想。
- 敕宣餐菊长生方:宣告菊花可以长生的秘诀,象征着道教的长生不老思想。
- 我今化身游下土:化身为人,游历人间,反映了对人间生活的关怀。
- 一嚼清凉彻肺腑:咀嚼菊花,清凉透彻,体验到自然的恩赐。
- 顿令心地豁然开:心灵豁然开朗,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 迸出明珠耀今古:内心的智慧如明珠般闪耀,照亮过去与未来。
- 普入变化妙如意:道教思想的变化无穷,能够应对一切。
- 能为一切主中主:能成为所有事物的主宰,反映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 尘尘刹刹黄金身:每一处尘世都化作黄金的身躯,象征着修行的果实。
- 永救娑婆众生苦:希望能拯救众生的苦难,体现了诗人的博大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粮食,表达了自然的珍贵。
- 拟人:赋予花以灵气,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道教对自然的崇敬、对生命的思考及对众生苦难的关怀。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展现了追求长生与救助众生的理想,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长生和清凉,代表自然的恩赐。
- 道人:象征修行者,追求精神的升华。
- 混沌:代表宇宙的初始状态,强调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道人四时花为粮”中的“花”指的是哪一种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荷花
-
填空题:诗中提到“我今化身游下土”,表达了诗人对_____的关怀。
-
判断题:诗中强调了长生不老的思想。 (对/错)
答案
- B. 菊花
- 人间生活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餐菊花歌》: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而《餐菊花歌》则通过自然的美好探讨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郑思肖及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