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卓瓮间图》

时间: 2024-12-29 17:01:10

醉玉颓来欲化仙,一洼和气蔼芳妍。

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玉颓来欲化仙,一洼和气蔼芳妍。
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醉意朦胧的状态,仿佛要化作神仙。诗人看见一洼清泉,和气生辉,芳香四溢。整夜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仿佛来到华胥的国度,而那些在官府中忙碌的人,又怎么会想到在瓮下安然入睡呢?

注释

  • 醉玉:形容醉酒的状态,仿佛是玉石般的美丽。
  • :指的是颓废、消沉。
  •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象征着美好、安宁的境界。
  • 吏部:古代掌管官员的部门,象征着官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思肖,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常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郑思肖在官场中的沉闷生活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毕卓瓮间图》是一首充满想象与情感的诗作。开头“醉玉颓来欲化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醉酒状态,给人以飘渺的感觉。这种醉意似乎让人超越了现实,向着仙境飞去,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接着“一洼和气蔼芳妍”,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仿佛在传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终宵自向华胥去”一句,点明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华胥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整夜沉浸在这样的梦境中,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最后一句“吏部何曾瓮下眠”则是对官场生活的嘲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整个诗歌通过自然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玉颓来欲化仙:醉酒的状态如同美玉般的迷醉,渴望化为仙人,表达了对超脱现实的渴求。
  2. 一洼和气蔼芳妍:一洼清泉和气生辉,芳香四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3. 终宵自向华胥去:整夜沉浸在理想梦境中,华胥是理想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吏部何曾瓮下眠:讽刺官场的沉闷与无趣,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醉玉”形容醉酒状态,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华胥象征理想与美好,富有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玉:象征美好与迷醉,表达一种超脱的状态。
  • 华胥:代表理想与美好的境界,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 和气:象征自然的和谐美,传达一种宁静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醉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酒的美味
    B. 超脱的状态
    C. 玉器的光泽

  2. “华胥”在诗中指代: A. 一种饮料
    B. 理想的生活境界
    C. 官场的繁忙

  3. 诗中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A. 积极向往
    B. 失望与讽刺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郑思肖《毕卓瓮间图》与李白《将进酒》
    • 二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郑思肖更多的是对官场失望的批判,而李白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涵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了解郑思肖及其时代背景。
  • 《唐诗三百首》:与郑思肖的诗风相比,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