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寿尹梅津)》
时间: 2025-01-19 15:3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寿尹梅津)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
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河流影。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
记殷云殿锁,裁花翦露,曲江畔春风劲。
槐省。红尘昼静。
午朝回吟生晚兴。
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白话文翻译:
在望春楼外,波涛翻滚,映照着旧年的青铜镜。
炼就了如宝月般的美丽,飞到天上,银河的影子流淌。
在绀玉钩帘的地方,清香四溢,犹如横亘的犀角,分散在鼎中。
记得殷云殿的锁,裁剪花瓣,剪取露珠,曲江边的春风正劲。
槐树的省思,红尘中白昼宁静。
午朝时分的吟唱,激发了晚上的兴致。
春雨如绣笔,莺鸟在清晨的边缘欢唱,金狨在旋转。
阆苑中的芝仙美貌,生绡对着绿窗的深邃景致。
轻弄琼英的数点,宫梅早信,象征着年光的永恒。
注释:
- 沧波:形容水波浩渺,广阔的水面。
- 青铜镜:古代一种金属镜子,用于照面。
- 宝月:指美丽的月亮,象征着美好。
- 银河流影:形容银河的影子在水中流动,意象优美。
- 绀玉:一种深蓝色的玉石,象征高雅。
- 横犀尘:形容犀角的清香,寓意高贵。
- 曲江:指曲江,古代著名的风景区,常与春景相连。
典故解析:
- 阆苑: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超凡脱俗的生活。
- 金狨: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珍贵与祥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仲明,号云间,宋代词人,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水龙吟(寿尹梅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全诗以“望春楼外沧波”开篇,给人一种开阔而辽远的感觉,接着用“旧年照眼青铜镜”回顾过去,充满了对旧时光的缅怀与感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月亮、银河、春风等自然元素融入词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与热爱。
整首词在意象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世间红尘的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还通过“红尘昼静”表达了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在这个宁静的午后,诗人回味以前的欢愉,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以“宫梅信早,占年光永”结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的期望。
整体而言,吴文英的这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作为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春楼外沧波:描绘春天的波涛,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 旧年照眼青铜镜:反映过去的记忆,暗示时间的流逝。
- 炼成宝月:比喻春天的美丽,象征希望。
- 飞来天上,银河流影: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表现诗人的想象力。
- 绀玉钩帘处:描绘精致的环境,表达优雅的生活。
- 横犀尘天香分鼎:强调清香的弥漫,暗示高贵之气。
- 记殷云殿锁:提及往事,表现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裁花翦露,曲江畔春风劲:描绘春天的生机,充满活力。
- 槐省:用槐树引申出对生活的思考。
- 红尘昼静:反映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午朝回吟生晚兴:表达在宁静中激发的思绪。
- 春霖绣笔:比喻春雨如同美丽的笔,描绘自然的细腻。
- 阆苑芝仙貌:提及传说中的仙子,寓意美好与神秘。
-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描绘自然之美,象征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炼成宝月”,将月亮比作珍贵的宝物,提升了诗的意境。
- 拟人:春霖如绣笔,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波: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青铜镜:代表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
- 宝月:象征美好的希望与梦想。
- 银河:代表广阔与神秘。
- 春霖:象征生机与生命的滋润。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个意象不是出现在《水龙吟》中的? A. 青铜镜
B. 金狨
C. 桃花
D. 银河 -
诗中提到的“阆苑”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仙境与美好
C. 战争与悲伤
D. 地狱与罪恶 -
诗人通过春天的描写传达了哪些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追忆与向往
D. 无聊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在对春天的描绘上,吴文英与李清照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但吴文英的作品更倾向于雄壮气势,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柔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研究》
- 《吴文英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