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见苦惜家难赎死,阿翁先见已如神。曾家老母尤能事,自信参儿不杀人。
白话文翻译:
看到儿子受苦,心疼家中的困境,难以赎回他的死罪,但阿翁(指陶朱公)早已预见这一切,如同神明一般。曾家的老母亲尤其能干,她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孙子(参儿)并没有杀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见苦:看到儿子受苦。
- 惜家:心疼家中的困境。
- 难赎死:难以赎回他的死罪。
- 阿翁:指陶朱公,古代著名的智者和商人。
- 先见:预见。
- 如神:如同神明一般。
- 曾家老母:指曾参的母亲,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顺闻名。
- 尤能事:尤其能干。
- 自信:自信地认为。
- 参儿:指曾参的孙子。
- 不杀人:并没有杀人。
典故解析:
- 陶朱公: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范蠡,后隐居经商,成为富商,号陶朱公,以智谋著称。
- 曾家老母:指曾参的母亲,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顺闻名。曾母在历史上以智慧和果断著称,曾有“曾母投杼”的典故,表明她对儿子的信任和果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陶朱公和曾家老母的故事,展现了智慧和信任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陶朱公和曾家老母的故事,探讨了智慧和信任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陶朱公的预见和曾母的自信,都体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和果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智慧和信任的力量。陶朱公的预见如同神明,显示了他的超凡智慧;而曾家老母的自信,则体现了她对家人的深切信任和坚定信念。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诗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通过他们的故事,诗人传达了一个信息:在困境中,智慧和信任是克服困难、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见苦惜家难赎死”,描绘了家庭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痛苦,难以赎回亲人的死罪。
- 第二句“阿翁先见已如神”,通过陶朱公的预见,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超凡的洞察力。
- 第三句“曾家老母尤能事”,强调了曾母的能干和智慧,她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 第四句“自信参儿不杀人”,表达了曾母对孙子的深切信任,坚信他没有犯下杀人之罪。
修辞手法:
- 比喻:“阿翁先见已如神”中的“如神”,将陶朱公的预见能力比喻为神明,强调了他的超凡智慧。
- 对比:通过陶朱公和曾家老母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和信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智慧和信任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陶朱公和曾家老母的故事,诗人强调了在困境中,智慧和信任是克服困难、维护家庭和谐的关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描绘了家庭在面对困境时的痛苦和无奈。
- 家:象征着温暖和安全的避风港。
- 神:象征着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
- 自信: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深切的信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阿翁”指的是谁? A. 陶朱公 B. 曾参 C. 孔子 D. 范蠡
-
曾家老母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样的特质? A. 无知 B. 能干 C. 懒惰 D. 自私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战争 C. 智慧和信任 D. 财富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曾母投杼》:讲述了曾母在儿子曾参被误解时,果断地投杼以证明儿子的清白,展现了母亲的智慧和信任。
诗词对比:
- 《陶朱公知子》与《曾母投杼》:两首诗都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智慧和信任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史记》:司马迁所著,其中记载了陶朱公和曾参的历史故事,可以作为了解这些人物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