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干弱叶纤花特奇,艳浓九夏到秋时。
枝头结实元为药,争奈越中人罕知。
白话文翻译:
这朵花虽然干瘦弱小,叶子纤细,花朵却极为特别,
在浓艳的夏天到秋天时节显得格外美丽。
树枝上结出的果实原本是用来作药的,
可惜的是,来自越中(指越南一带)的人们却很少有人知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干弱:形容植物干枯而瘦弱。
- 叶纤:叶子细长、纤细。
- 特奇:特别奇特,形容花的独特之处。
- 艳浓:色彩鲜艳、浓厚。
- 结实:结出的果实。
- 元为药:本来是用作药材的。
- 争奈:可惜、无奈。
典故解析:
- “越中人”可能指的是越南地区的人们,此处表明对当地植物知识的缺乏,反映了文化交流的不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清新,意象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十分细致,尤其对植物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们认识不足的无奈。
诗歌鉴赏:
《石菊 其二》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简洁明了,意象清晰。诗人用“干弱”“叶纤”来描绘菊花的形态,突出其娇弱的特征,但接着又用“特奇”来强调其独特之处,展现了自然界中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有其独特的美感。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菊花的实用价值,指出其果实可作为药材,但最后的“争奈越中人罕知”则流露出诗人对知识传播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一种花,更是在探讨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珍视,揭示了文化与知识的传承问题。历史上,菊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这里则引发了对其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干弱叶纤花特奇”:描写石菊的干瘦、纤细,突出其独特性。
- “艳浓九夏到秋时”:表现花在夏末秋初时的绚烂。
- “枝头结实元为药”:说明其果实的药用价值,赋予菊花更深的意义。
- “争奈越中人罕知”:表达了对人们对这一植物知识的缺乏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比作一种珍贵的植物,强调其独特性。
- 对仗:如“干弱”与“叶纤”,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和人类知识缺失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同时也引发对传统知识传承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干弱:象征脆弱和坚韧,表现生命的顽强。
- 艳浓:代表夏秋之交的美丽,象征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 果实:象征着知识的结晶和实用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 A. 石菊
- B. 玫瑰
- C. 兰花
-
诗中提到的果实原本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食用
- B. 药材
- C. 装饰
-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无奈?
- A. 自然的美
- B. 知识的缺失
-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 李白的《庐山谣》:结合自然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对比,两首诗都通过植物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但史铸更关注于植物的独特性及其人文价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宋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