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时间: 2025-01-01 12:47:47

不见仙人黄鹤归,白云江上弄斜晖。

谁吹玉笛阑干外,恐有梅花五月飞。

意思解释

登黄鹤楼

作者: 曹志道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不见仙人黄鹤归,白云江上弄斜晖。
谁吹玉笛阑干外,恐有梅花五月飞。

白话文翻译:

我没有看到仙人驾着黄鹤归来,只见白云在江面上悠悠地映着斜阳。
是谁在栏杆外吹奏着玉笛?恐怕是梅花的花瓣在五月的风中纷纷飘飞。

注释:

  • 仙人: 指道教中的神仙,这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
  • 黄鹤: 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弄斜晖: 形容夕阳的光辉斜照在江面上。
  • 玉笛: 用玉石制作的笛子,象征着清雅的音乐。
  • 梅花: 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典故解析:

“黄鹤楼”是长江沿岸著名的古楼,因黄鹤传说而得名。诗中提到的“仙人黄鹤”与历史上著名的“黄鹤楼”相结合,表现了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志道,清代诗人,生平较少文献记载,但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登上黄鹤楼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仙人黄鹤”引入,既有对神话传说的追忆,也表现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白云江上弄斜晖”描绘了江面上斜阳的美景,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最后,诗人用“谁吹玉笛阑干外”引发联想,似乎在思考那悠扬的笛声背后,蕴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美好但又短暂的事物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仙人黄鹤归: 表达诗人对神仙生活的渴望,或许也暗示现实的失落。
  2. 白云江上弄斜晖: 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的江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3. 谁吹玉笛阑干外: 引发读者思考,笛声的悠扬似乎传递着某种情感。
  4. 恐有梅花五月飞: 梅花在春末夏初时开,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易逝,暗含了一种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 “黄鹤”与“仙人”的结合,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拟人: “弄斜晖”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生动。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超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淡淡的忧伤。通过描绘黄鹤楼的美景,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鹤: 代表理想与超脱。
  • 白云: 象征自由与宁静。
  • 玉笛: 代表清雅的文化与艺术。
  • 梅花: 象征高洁与坚韧,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不见仙人黄鹤归”中的“仙人”指的是: A. 道教神仙
    B. 普通人
    C. 神话中的怪物
    D. 诗人自己

  2. “白云江上弄斜晖”中“斜晖”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光线?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3.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迷惘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登黄鹤楼》同为描写登高望远的诗作,但前者更注重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后者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超脱的向往。两者在思想情感上有所不同却又互为补充,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黄鹤楼的传说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