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菊》

时间: 2025-01-17 10:16:58

秋野閒花是绣铺,佳名得自北人呼。

若教尼父当时见,应恶纷纷色乱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野閒花是绣铺,佳名得自北人呼。若教尼父当时见,应恶纷纷色乱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野花,宛如绣铺一般美丽,传说它的美名是源自北方人的称呼。如果让佛陀在世时见到这花,恐怕会厌恶那纷繁杂乱的色彩。

注释:

  • 秋野:秋天的田野。
  • 閒花:闲散、自由生长的花。
  • 绣铺:比喻花的色彩如同绣品般华丽。
  • 佳名:美好的名字。
  • 尼父: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徒通常称其为“尼父”。
  • :厌恶、嫌弃。
  • 纷纷色乱:形容色彩繁杂,令人感到杂乱无章。

典故解析:

“尼父”即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他提倡简朴、清净的生活,常常批判世俗的繁华与虚浮,因此诗中提到的“若教尼父当时见”暗示了对花朵绚丽多彩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思考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花卉凋零的时节,诗人对秋野的闲花进行了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色彩纷繁的思考。

诗歌鉴赏:

《紫菊》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诗人在描绘秋野的闲花时,采用了绣铺这一形象,使得花朵的美丽更加生动。诗的开头便营造了一种悠闲的氛围,仿佛在秋天的田野中漫步,四周的花朵如同绣品般绚丽多彩。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引入了“尼父”的典故,表达了他对这些绚丽色彩的厌恶,意在反思自然的美与人世繁华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对比不仅让人思考美的本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却深邃而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佛教思想的引入,诗人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诗的最后一句,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繁华,而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野閒花是绣铺:描绘秋天的田野,花朵零星分布,如同一块绣着美丽花纹的绣品。
  2. 佳名得自北人呼:美名的由来,北方人对这种花的称呼,暗示了它在民间的流传与认可。
  3. 若教尼父当时见:假设释迦牟尼若在世,看到这花的情景。
  4. 应恶纷纷色乱朱:他可能会厌恶这种花色的纷乱与杂糅,表达了对自然纯粹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绣铺,形象生动。
  • 对比:将花的美与佛教的简朴思想进行对比,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批判。
  • 设问:通过“若教尼父当时见”的假设,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探讨自然美和世俗繁华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简单与纯粹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野: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暗示生命的无常。
  • 閒花:代表自由与自然之美。
  • 绣铺:象征着人造的美丽与繁华。
  • 尼父: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绣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工艺
    • B. 花的美丽
    • C. 室内装饰
    • D. 衣物
  2. “若教尼父当时见”中的“尼父”是指谁?

    • A. 诗人
    • B. 释迦牟尼
    • C. 道教祖师
    • D. 文人雅士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秋天的赞美
    • B. 对世俗繁华的批判
    • C. 对花的喜爱
    •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铸的《紫菊》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是对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强调对色彩的反思与批判,而后者则体现了对酒与月色的沉醉,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感与思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