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第一百九十四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黎民困逆节,残孽驻艰虞。
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民众在逆境中遭受困苦的情景,残存的恶徒依然在艰难困苦中徘徊。谁能说那张巨大的网不宽广呢?只待捕捉那些枭雄和禽兽一般的罪犯。
注释:
- 黎民: 指普通百姓,特指在动乱或灾难中的人民。
- 逆节: 指反叛、逆天的行为。
- 残孽: 指残留的恶徒或罪犯。
- 艰虞: 指艰难和忧虑。
- 网恢恢: 比喻法律或天道的制裁是非常宽广的。
- 枭獍: 指凶狠的罪犯,常用来形容那些危害社会的恶人。
典故解析:
“网恢恢”出自《老子》,用来形容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文天祥借用这一典故来表明,尽管现实中有许多罪犯逍遥法外,但最终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枢,号宋江,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最终被俘而殉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国家动乱之际,文天祥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与悲愤,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民众的苦难入手,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文天祥通过“黎民困逆节”开篇,直接揭示了当时百姓的悲惨处境,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而“残孽驻艰虞”则强调了那些恶徒在混乱中生存、作恶的现实,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痛心。接下来的“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尽管现状如此,文天祥坚信正义终将到来,恶行终将被惩治。这种信念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正义的渴望。整首诗在悲愤中又透出一丝坚定的信念,激励后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黎民困逆节”:百姓在反叛的时代中困苦不堪。
- “残孽驻艰虞”:那些残存的恶徒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存在。
- “孰云网恢恢”:谁能说法律的网不宽广呢?
- “自及枭獍徒”:终究会捕捉到那些作恶的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法律比作“网”,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对正义最终胜利的期待,反映了文天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心。
意象分析:
- 黎民: 代表普通百姓,象征着社会的基础和命运。
- 逆节: 反映动乱时期的社会动荡。
- 残孽: 象征邪恶的存在与顽强的抵抗。
- 网: 代表法律和正义的制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黎民困逆节”中的“逆节”指的是什么? A. 反叛行为
B. 传统节日
C. 和平时期 -
“孰云网恢恢”中的“网”指的是什么? A. 渔网
B. 法律与正义
C. 社会制度 -
诗中的“枭獍”指的是哪类人? A. 正义之士
B. 平民百姓
C. 凶狠的罪犯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第一百九十四》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但文天祥更侧重于对正义的期待,而陆游则更突出个人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诗词鉴赏与解读》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