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黄公度 〔宋代〕
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 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 赋寿无三甲,传家有二雏。 经纶才不展,身世一长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地方治理逐渐远离世俗,清廉的风气激励着懦弱的人。 人们怜惜他如玉树般被埋没,谁还会为他奠祭生刍。 他的寿命没有达到八十岁,但留下了两个有才华的子孙。 他的政治才能未能得到施展,一生只能长叹。
注释
字词注释:
- 膴政:良好的政治。
- 遐俗:远离世俗。
- 清风:清廉的风气。
- 律懦夫:激励懦弱的人。
- 埋玉树:比喻人才被埋没。
- 奠生刍:祭祀时用的生刍,这里指祭祀。
- 赋寿:指寿命。
- 三甲: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三等,这里指八十岁。
- 传家:留下后代。
- 二雏:两个有才华的子孙。
- 经纶:政治才能。
- 长吁:长叹。
典故解析:
- 埋玉树:出自《世说新语》,比喻人才被埋没。
- 奠生刍:出自《左传》,指祭祀时用的生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3-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蔡公南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蔡公南的哀悼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蔡公南去世后所作,蔡公南是一位有才能的地方官,但他的政治才能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哀悼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蔡公南的哀悼,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深刻感慨。诗中,“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描绘了蔡公南清廉的政治风格和对懦弱者的激励,而“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则表达了对蔡公南被埋没的同情和无人祭祀的悲哀。后两句“赋寿无三甲,传家有二雏”和“经纶才不展,身世一长吁”则进一步强调了蔡公南的寿命不长,但留下了有才华的后代,以及他的政治才能未能得到施展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蔡公南的哀悼,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描绘了蔡公南清廉的政治风格和对懦弱者的激励。
- 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表达了对蔡公南被埋没的同情和无人祭祀的悲哀。
- 赋寿无三甲,传家有二雏:强调了蔡公南的寿命不长,但留下了有才华的后代。
- 经纶才不展,身世一长吁:表达了蔡公南的政治才能未能得到施展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埋玉树”比喻人才被埋没。
- 对仗:“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中的“膴政”与“清风”,“渐遐俗”与“律懦夫”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被埋没的深刻感慨和对清廉政治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蔡公南的哀悼,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膴政:良好的政治。
- 清风:清廉的风气。
- 埋玉树:比喻人才被埋没。
- 奠生刍:祭祀时用的生刍,这里指祭祀。
- 二雏:两个有才华的子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埋玉树”比喻什么? A. 人才被埋没 B. 树木被埋没 C. 玉器被埋没 D. 石头被埋没
-
诗中“奠生刍”出自哪个典故? A. 《世说新语》 B. 《左传》 C. 《史记》 D. 《汉书》
-
诗中“赋寿无三甲”中的“三甲”指什么? A. 八十岁 B. 七十岁 C. 六十岁 D. 五十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公度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蜀相》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挽蔡公南别驾二首》与杜甫的《蜀相》都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黄公度诗集》
- 《世说新语》
-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