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觉黄花老,秋来少倚阑。
愁多辜宿酿,病久怯新寒。
持论皆卢扁,救时谁范韩。
殷忧到野老,莫作杞人看。
白话文翻译
不知不觉中,菊花已老去,秋天来了,少了依靠栏杆的心情。
愁苦多是因往日的酿造,长久的病痛让我畏惧新来的寒冷。
众人所说的都是卢扁的观点,救国的时机谁来效仿韩愈的方式呢?
殷切的忧虑已经传到我这乡野之人,别再像杞国人那样杞人忧天。
注释
- 黄花:指菊花,象征秋天。
- 少倚阑:形容因愁苦而不愿倚靠栏杆,表示心情沉重。
- 愁多辜宿酿:愁苦多是由于往昔的种种经历。
- 病久怯新寒:长久的疾病使人对新来的寒冷感到畏惧。
- 持论皆卢扁:指大家的议论多是对卢扁(卢照邻)的看法。
- 救时谁范韩:提到韩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意指当今谁能像他那样拯救时局。
- 杞人:源于《庄子》中的杞人忧天,形容无谓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国恩(清代),生平不详,但在清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兼具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与衰败交替之时。诗人在面对生命的无常与时局的动荡中,表达了对老去与病痛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暮》是一首充满忧愁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秋天景色的同时,透显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索。开篇用“黄花老”引入,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衰退。诗人未能享受秋日的美好,反而因“少倚阑”而感到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内心的愁苦。
接着,诗人用“愁多辜宿酿”传达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时间的流逝带走了青春,留下的是无尽的忧愁与病痛。诗中的“新寒”不仅是对天气的描述,更象征着生活中的新挑战与恐惧。
在对当下社会的观察中,诗人提到“持论皆卢扁”,暗示社会流行的观点往往不够深刻或有远见,这种局面的无奈让人感到失望。最后的“莫作杞人看”则是对自己与他人态度的一种警示,不要因为担忧而失去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在清晰的描绘秋天景象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现实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觉黄花老:不知不觉中,秋天的菊花已然凋零。
- 秋来少倚阑:秋天来临,心情沉重,少了依靠栏杆的心情。
- 愁多辜宿酿:往昔的经历积累了太多愁苦。
- 病久怯新寒:长期的疾病让我对新来的寒冷感到恐惧。
- 持论皆卢扁:大家的议论多是模仿卢扁的观点。
- 救时谁范韩:在这种时局下,谁能像韩愈那样出手相救?
- 殷忧到野老:深切的忧虑已经传递到我这个乡间老人。
- 莫作杞人看:不必像杞国人那样无谓地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的凋零比作生命的衰老。
- 对仗:如“病久怯新寒”对“愁多辜宿酿”,形成整齐的音韵。
- 反问:通过“救时谁范韩”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哲理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衰退。
- 阑:栏杆,代表依靠与支撑,隐喻情感的寄托。
- 寒: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
- 杞人:象征无谓的忧虑,警示人们应理智面对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 A. 梅花
- B. 菊花
- C. 兰花
- D. 桃花
-
作者提到的“杞人”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有智慧的人
- B. 无谓忧虑的人
- C. 勇敢的人
- D. 有远见的人
-
诗中“病久怯新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新挑战的恐惧
-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D. 对秋天的喜爱
答案
- B. 菊花
- B. 无谓忧虑的人
- B. 对新挑战的恐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思》 by 张籍
- 《菊花》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秋思》: 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色,但更加侧重于思乡之情。
- 《菊花》: 以菊花为主题,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风格上与《秋暮》相似,但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