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和丹麓五十自寿韵》
时间: 2025-01-06 06:50:0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千秋岁 和丹麓五十自寿韵
作者: 丁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青山不换。百岁平分半。鹏鸟息,鱼龙变。年来知寡过,笛退原非贱。逍遥也,草堂长画探诗卷。花底春光晏。柳外莺声乱。杯在手,何须叹。未逢宣室外召,且遂墙东。从此后,覆蕉梦鹿凭他幻。
白话文翻译:
青山依旧不变,百年时光已过了一半。大鹏鸟歇息,鱼龙也翻身变化。回首往年,才知年岁已不多,笛声渐渐消退并非因为贱价。闲适的日子里,草堂里长久地吟咏着诗卷。花底春光正好,柳外黄莺声声乱响。手中把杯,何必叹息。未曾遇到宣室外的召唤,不妨随意向东走。从此以后,覆蕉之梦,鹿也随他去幻影。
注释:
- 青山不换:青山依旧如故,象征着永恒与不变。
- 百岁平分半:百年人生已过去一半,感慨时间流逝。
- 鹏鸟息,鱼龙变:大鹏已歇,鱼龙变化,暗示世事变迁,人生无常。
- 笛退原非贱:笛声渐退,并非因为贱,指音乐的流逝与价值关系。
- 草堂长画探诗卷:在草堂中悠然自得,吟咏诗篇,表现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典故解析:
- 鹏鸟:大鹏鸟出自《庄子》,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 宣室:指的是古代的宫殿,代表着权力与地位,未曾召唤则无须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与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丁澎年届五十之际,借以自寿,表达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千秋岁》是丁澎在年过半百之际所作,诗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生活态度。诗的开篇“青山不换”,便引出了时间的主题,青山如故,岁月却在悄然流逝,令人感慨万千。接着,“鹏鸟息,鱼龙变”,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人事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在诗的中段,丁澎描绘了自己在草堂中吟咏诗篇的悠闲生活,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诗中的“花底春光晏”与“柳外莺声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享受。最后的“杯在手,何须叹”更是强调了生活的淡然与洒脱,即使未曾得到权势的召唤,也无须感到遗憾,享受当下便是最大的幸福。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的情感基调由感伤转向平和,给予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不换:象征永恒,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持久。
- 百岁平分半:自我反思,感慨时间流逝。
- 鹏鸟息,鱼龙变:寓意外界变化与人生无常。
- 笛退原非贱:表达对艺术价值的思考。
- 逍遥也,草堂长画探诗卷:描绘隐逸生活的乐趣。
- 花底春光晏,柳外莺声乱:营造春日的美好氛围。
- 杯在手,何须叹:强调珍惜当下的心态。
- 未逢宣室外召,且遂墙东:暗示对世俗权力的超脱。
- 覆蕉梦鹿凭他幻:表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接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鹏鸟息,鱼龙变”,形成对比,增强表现力。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恒久与不变。
- 春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外莺声: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延续。
- 草堂:象征隐逸与自在的生活状态。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千秋岁》的开头描绘了哪个自然景象? A. 大海
B. 青山
C. 沙漠
D. 雪山 -
诗中提到“鹏鸟息,鱼龙变”,这两者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事物的变化
C. 自然的宁静
D. 权力的追求 -
诗中“杯在手,何须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A. 悲伤
B. 愤怒
C. 享受当下
D. 迷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春晓》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
- 《山居秋暝》:强调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情感基调略显沉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