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九 作者: 范安澜 〔清代〕
江南忆,缆系万峰坳。
把酒望穷林屋洞,
移船来自石岩桥。
湖水浸山腰。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日子里,船缆系在万峰之间的山坳。
端着酒杯,远望无尽的林木与山洞,
将船只从石岩桥驶来。
湖水浸润着山的腰部。
注释:
- 缆:系船的绳索。
- 万峰坳:形容山峰众多,山谷深邃。
- 穷:无尽,尽头。
- 林屋洞:指树林和山洞,描绘自然景观。
- 石岩桥:具体的桥名,可能是当地的著名风景。
- 浸:浸泡,水流淹没。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色常见于江南的山水画中,体现了江南如画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安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江南的秀美风光。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江南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怀念与赞美。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秀丽山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江南忆”,直截了当地引入主题,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缆系万峰坳”,不仅描绘了船只在山间的安放状态,也隐喻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把酒望向“穷林屋洞”,这一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着生命的气息。
“移船来自石岩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船只的移动象征着自由,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恋。最后一句“湖水浸山腰”,以湖水环绕着山的形象结束,意象清新,给人以回味,深刻体现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韵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忆,缆系万峰坳:表达对江南的怀念,描绘船只在山谷间的情景。
- 把酒望穷林屋洞:诗人端起酒杯,远眺无尽的林木和山洞,表现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
- 移船来自石岩桥:船只从桥下缓缓驶来,象征着对故乡的亲切感。
- 湖水浸山腰:湖水环绕山体,展现江南特有的自然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的美景比作心灵的寄托。
- 对仗:如“缆系万峰坳”与“移船来自石岩桥”,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美丽的自然环境。
- 湖水:象征着宁静与灵动,水的流动代表着时间与生活的延续。
- 山腰:象征着稳重与安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缆”指的是什么?
- A. 船的绳索
- B. 河流
- C. 山峰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江南的怀念?
- A. 酒杯
- B. 湖水和山
- C. 星星
-
诗中“移船来自石岩桥”描述的是?
- A. 船的漂泊
- B. 船从桥下驶来
- C. 船在岸边停靠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的自然景色与范安澜的《忆江南 其九》相似,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多表现出壮丽的气势,而范安澜则侧重于江南的细腻与柔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江南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