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贺新郎》
时间: 2024-09-19 20:5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贺新郎 仇远 〔宋代〕
仙骨清无暑。爱兰桡撑入鸳波,锦云深处。休唱采莲双浆曲,老却鸥朋鹭侣。算只有青山如故。旧雨初晴新水涨,画桥低杳霭迷苍渚。头戴笠,日亭午。独醒耿耿空怀楚。渺愁予岸芷江蓠,尚青青否。锦瑟谩弹斑竹恨,难写湘妃怨语。怅谁与孤芳为主。流水无声云不动,向渔郎欲觅桃园路。船尾带,落花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身处清幽环境中的人,他的身躯如仙子般清丽,四周没有炎热的气息。他撑着小船在鸳鸯般的波浪上,沉浸在锦绣的云彩深处。此时不必再唱那采莲的双浆曲,因为老去的鸥鸟和鹭鸟已无伴侣。只有那青山依旧如昔。旧雨刚停,新水开始上涨,画桥隐约在雾霭中迷蒙。头戴斗笠,正值正午,独自清醒,心中空怀楚愁。对岸的芷草和江蓠是否依旧青翠?锦瑟随意弹奏,斑竹的哀怨难以写出湘妃的悲语。谁能与这孤芳相伴?流水无声,云朵静止,向渔郎寻找桃园的路。船尾荡着,落花随风飘去。
注释:
- 仙骨:形容人的清雅脱俗。
- 兰桡:兰花般的船桨,形容舟行的优美。
- 鸳波:像鸳鸯般的波浪,描绘水面的宁静美。
- 鹭侣:指白鹭的伴侣,寓意孤独。
- 青山如故:指青山依旧,象征不变的自然。
- 江蓠:江边的水草。
- 锦瑟:一种乐器,象征细腻的感情。
- 湘妃:古代传说中的女子,象征忧伤与别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子渊,号文达,宋代词人,以清丽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极具个性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生活的思索。仇远通过清新的意象,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金缕曲/贺新郎”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开篇以“仙骨清无暑”引入,清新自然的形象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爱兰桡撑入鸳波,锦云深处”,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词中不断出现的青山、流水、落花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自然世界。尤其是“头戴笠,日亭午”一语,描绘了一个清静的午后,独自面对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愈发显得情绪的深邃与复杂。
“锦瑟谩弹斑竹恨,难写湘妃怨语”一联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惆怅与难以言喻的痛苦。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伤,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骨清无暑:形象描绘出一种脱俗的气质,暗示词人内心的清净。
- 爱兰桡撑入鸳波:通过“兰桡”展示了优雅的航行,传达出一种宁静美。
- 休唱采莲双浆曲,老却鸥朋鹭侣:表达了孤独的感受,已无伴侣的悲伤。
- 算只有青山如故:强调自然的恒久,却突显人事的变迁。
- 旧雨初晴新水涨:描绘出天气的变化,象征心情的起伏。
- 画桥低杳霭迷苍渚:营造出一幅朦胧的画面,富有诗意。
- 头戴笠,日亭午:刻画了一种悠闲的状态,暗含孤独的内心。
- 独醒耿耿空怀楚:自觉清醒,却空怀楚愁,体现内心的矛盾。
- 渺愁予岸芷江蓠:对岸的植物仍是青翠,感慨生命的流逝。
- 锦瑟谩弹斑竹恨:弹奏的乐器无法表达复杂的情感。
- 怅谁与孤芳为主:感叹孤独的处境,渴望理解与陪伴。
- 流水无声云不动:自然的静止与内心的动荡形成对比。
- 向渔郎欲觅桃园路:希望寻找理想的归宿,体现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 船尾带,落花去:落花随水漂流,象征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骨”比喻清丽的气质。
- 拟人:流水无声,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旧雨初晴新水涨”,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永恒与不变的美好。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流动。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什么?
- A. 船桨
- B. 兰花
- C. 竹子
- D. 船
- 答案:A
-
“锦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乐器
- B. 美好的回忆
- C. 伤感的情绪
- D. 自然景色
- 答案:A
-
词中提到的“桃园”指什么?
- A. 现实的桃花源
- B. 理想的归宿
- C. 一种水果
- D. 一种植物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梦江南》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抒发,风格清丽。
- 苏轼《水调歌头》: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