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送姚兆元东归》
时间: 2025-01-19 16:02: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送姚兆元东归》 ——石湘 〔清代〕
浪迹何为者?镇终朝行吟坐卧,三间苑舍。
栈马辕驹甘局蹐,何事牢骚叱咤。
笑鹦鹉嫌笼便骂。藉有姚崇恣跳脱,
把新愁百斛都倾泻。同半榻,销残夏。
閒来赌墅长松下。任盘旋青山白纻,
红塘绿榭。蓦听菱歌催返棹,泪湿江州司马。
且尽此金樽玉斝。缄好双鳞烦密寄,
只平安佑值千金价。人已去,蛩如话。
白话文翻译:
游荡的我又为何而来?终日里我在这里吟唱、坐卧,住在这三间小院。
马在栈道上走动,驹在辕下轻轻踱步,何必发牢骚呢?
笑笑那只鹦鹉,嫌着笼子而骂。正因为有了姚崇的陪伴,
我们把心中的新愁一同倾诉。就像同在一床上,消磨这残夏的时光。
闲来无事,便在长松树下打赌。任那青山白纻,
红塘绿榭在眼前盘旋。忽然听见菱歌催促着归棹,泪湿了江州司马的衣襟。
且将这金杯玉斝一饮而尽。将双鳞密封好寄出,
只愿平安如同千金之价。人已去,虫鸣似乎在低语。
注释:
- 浪迹:游荡,流浪的意思。
- 晨朝:整天的意思。
- 苑舍:指园中的房舍。
- 牢骚:不满、抱怨。
- 姚崇:唐代著名清官,象征着理想与清白。
- 菱歌:水边女子唱的歌,暗指离别的情感。
- 江州司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在江州任职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湘,清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往往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游历与情感纠葛,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送别友人姚兆元东归,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流浪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金缕曲 送姚兆元东归》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离别的感伤。词的开头,诗人自问“浪迹何为者”,引出自己游荡的原因,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依附的孤独感。接着描述了他在小院中吟唱的情景,表现了内心的惆怅与不安。
词中运用的“笑鹦鹉嫌笼便骂”将友人姚崇的自由与不羁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关系。随后“把新愁百斛都倾泻”,则是诗人对生活苦闷的倾诉。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田园的恬静与安逸,然而“蓦听菱歌催返棹,泪湿江州司马”一句则让情感再度升华,忧伤在此时涌动,令人倍感凄凉。结尾处,诗人以酒杯寄托对友人平安的祝愿,令人倍加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浪迹何为者:表达了对流浪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 镇终朝行吟坐卧:描绘了诗人在院中游荡的闲适状态。
- 栈马辕驹甘局蹐:用马的动作形象化了流浪生活的无所依附。
- 笑鹦鹉嫌笼便骂: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把新愁百斛都倾泻:倾诉心中愁苦,表达深情。
- 任盘旋青山白纻:描绘自然的美景,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泪湿江州司马:情感达到高潮,暗指白居易的诗句,充满了离愁。
- 缄好双鳞烦密寄:希望友人平安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樽玉斝”比喻友情的珍贵。
- 拟人:如“笑鹦鹉”,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出现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白纻:象征着纯洁与高尚,可能暗指理想的生活。
- 红塘绿榭:描绘出美丽的园林景色,象征着理想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为何感到“浪迹”?
- A. 享受生活
- B. 无所依附
- C. 寻找理想
-
“笑鹦鹉嫌笼便骂”中,鹦鹉代表什么?
- A. 自由
- B. 朋友
- C. 忧愁
-
诗中提到的“菱歌”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开心
- C. 旅行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比较《金缕曲 送姚兆元东归》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但李白的情感更为豪放,而石湘则更显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