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赠梁汾》
时间: 2025-01-19 16:4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
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
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
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在偶然的机缘下与朋友相聚的心情。即使德行再高,内心依然狂妄;即使身处繁华的京城,酒杯中却浇灌的是一片思乡之情。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意?不相信道理,反而因此结成知己。纵使青睐高歌,依旧未曾老去,愿在酒前拭去英雄的泪水。你可曾看到,明月如水,今夜我们应该痛快沉醉。让那些古今的传说随它去吧,身世悠悠又何必在意,冷笑置之。回想过去,何苦再悔恨,一日的心愿在千劫之后依然难以实现。生死缘分恐怕在他生中重现,你一定要铭记。
注释
- 德也:指的是品德。
- 狂生耳:形容内心狂妄的状态。
- 淄尘京国:指的是在京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南京或其他地方)中的生活。
- 乌衣门第:指的是旧贵族或名门望族。
- 赵州土:赵州指的是与酒有关的地方。
- 青眼:形容被人青睐,受人喜爱。
- 娥眉谣诼:指的是古今传说和流言。
- 身世悠悠:指的是身世的渊源和久远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容若(1655年-1705年),原名纳兰性德,满族,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纳兰容若与友人梁汾相聚之时,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词中通过酒会的场合,抒发了他对过往的怀念与惆怅,同时也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和忧虑。
诗歌鉴赏
《金缕曲 赠梁汾》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情感的词作。整首词以轻松的语调开始,却隐含着深刻的思考。开篇提到了“德也狂生耳”,显示出他对品德的反思,虽有德行却难免狂妄。接着提到“乌衣门第”,让人联想到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孤独,酒在这里成为了抒发情感的媒介。
“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一句,表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理解与默契,而这种理解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接下来的“青眼高歌俱未老”则是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尽管岁月无情,但对生活的热爱永存。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描绘了月夜下的醉人情景,暗示了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之后的“冷笑置之而已”则是对世俗观念的无奈与超然,表现出纳兰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整首词在情感上贯穿了友谊、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感慨,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即使德行高尚,内心依旧狂妄,偶然的生活在繁华的京城中。
- 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身处旧贵族的门第,酒却成为了寄托思乡的媒介。
- 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没有人会理解我此刻的心意,反而因此结成知己。
-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纵使青睐高歌,依旧未曾老去,愿在酒前拭去英雄的泪水。
-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你可曾看到,明月如水,今夜我们应该痛快沉醉。
-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让那些古今的传说随它去吧,身世悠悠又何必在意。
- 冷笑置之而已:冷笑置之,表示对世俗的无所谓。
- 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回想过去,何苦再悔恨,一日的心愿在千劫之后依然难以实现。
- 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生死缘分恐怕在他生中重现,你一定要铭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水”,将月亮比作水,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 排比:如“君不见”和“且由他”等句在结构上形成排比,强调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酒会的场景,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纳兰容若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洒脱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同时也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酒:象征着友谊与快乐,寄托着思乡之情。
- 泪:象征着英雄的无奈与感伤,展示了人生的苦涩。
- 青眼:象征着年轻与活力,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衣门第”指的是什么?
- A. 贫民窟
- B. 名门望族
- C. 农村
-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欢快
- C. 沉重
-
诗中“青眼高歌俱未老”意指什么?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纳兰容若 vs. 李清照:两位都擅长表达个人情感,李清照的词多描写爱情的柔情,而纳兰更侧重于人生哲理与友谊。
-
苏轼 vs. 纳兰容若:苏轼的词多表现豪放与豁达,而纳兰的词则更显细腻与深邃,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纳兰容若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