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用前韵酬鹿邑张子武》
时间: 2025-01-06 08:59:43意思解释
念奴娇 用前韵酬鹿邑张子武
原文展示
升仙台上,说当年风景,萦青缭白。
旷望层湖窗扑水,雁子凫雏千百。
物换星移,海枯石烂,劫手棋逢敌。
至今废馆,野花丛草沾臆。
久矣仙不如顽,哀多于乐,且把鹅笙炙。
汉武秦皇今纵在,也饱炎风朔雪。
饮酒千场,读书万卷,此外非吾急。
醉人须恕,怀中帻堕难拾。
白话文翻译
在升仙台上,回忆往年美好的风景,青山绿水环绕。
远望湖面,水波涟漪,成群的雁和小鸭在水面游玩。
时光荏苒,事物变化,纵使海枯石烂,棋逢敌手,
如今却是荒废的馆舍,杂草丛生,沾湿了衣襟。
久而久之,仙人不如顽童,悲伤多于快乐,
不如来烤烤鹅肉,尽情享受。
汉武帝和秦皇现在虽仍存在,却也经历了风霜雨雪。
纵使饮酒千场,读书万卷,除此之外我并不急于追求。
醉酒之人须要宽恕,怀中的帽子掉落也难以捡起。
注释
- 升仙台:传说中可通往天界的台阶,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萦青缭白:青山环绕,白云缭绕,描绘自然的美景。
- 海枯石烂:形容时间的悠久和事物的变化。
- 劫手棋逢敌:形容对弈时棋手之间相互较量的情景。
- 废馆:荒废的馆舍,象征着昔日辉煌的衰落。
- 鹅笙:指的是烤鹅,象征享乐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年-约1690年),字子昂,号白雨,晚号兰亭,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尤其以豪放和婉约并重而著称。他的创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追忆往昔美好景象,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快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陈维崧的《念奴娇 用前韵酬鹿邑张子武》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现实的苍凉与无奈。首句“升仙台上,说当年风景,萦青缭白”,以“升仙台”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描绘出一幅青山绿水环绕的美丽画面,唤起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将视线转向现实,提到“物换星移,海枯石烂”,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化与失落。尤其是“至今废馆,野花丛草沾臆”,悲凉的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哀伤。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久矣仙不如顽,哀多于乐”自我反省,认为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仙人境界不如真实的生活,而哀伤的情绪则远超快乐。最后以“醉人须恕,怀中帻堕难拾”收尾,似乎在提醒人们要宽容对待生活中的失落与遗憾,尽享当下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升仙台上:引入诗的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说当年风景,萦青缭白:回忆过去的美好,描绘自然的景象。
- 旷望层湖窗扑水:望向湖面,生动地表现出水波的涟漪和水鸟的游玩。
- 物换星移,海枯石烂: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 劫手棋逢敌:象征与命运的斗争,表达出一种无奈。
- 至今废馆:荒废的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对比。
- 久矣仙不如顽: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认为平凡的快乐更真实。
- 哀多于乐:情感的倾斜,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态度。
- 且把鹅笙炙:提倡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 汉武秦皇今纵在:提及历史人物,强调即使伟人也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
- 饮酒千场,读书万卷:表现出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学习和享乐。
- 醉人须恕,怀中帻堕难拾:结尾反映出对失落的宽容和接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饮酒千场,读书万卷”,工整而有韵律感。
- 比喻:通过“海枯石烂”形象地表现时间的无情。
- 拟人:将时间和环境拟人化,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接受,强调珍惜当下与宽容对待生活中的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升仙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 青山白云:自然之美,象征宁静与和谐。
- 废馆:衰败与遗忘的象征。
- 鹅笙:代表世俗的享乐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升仙台”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追求
- C. 历史人物
- D. 自然风景
-
诗人认为“久矣仙不如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C. 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 D. 对过去的怀念
-
诗中的“海枯石烂”主要表达的是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生活的快乐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词作常以豪放著称,而陈维崧的《念奴娇》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 李清照的词中多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陈维崧对现实的感慨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