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丑奴儿(子母猿)
山人去后知何处,风月清虚。
来往无拘。戏引儿孙乐有余。
悬崖挂树如相语,常守枯株。
久与人疏。闲了当年一卷书。
白话文翻译:
这位山人离去后,不知去向何方,风月之间显得清幽虚静。
来来往往的人没有拘束,戏弄儿孙的乐趣依然很多。
悬崖上的树木仿佛在对我诉说,常年守着这枯树干。
与人交往久了,渐渐疏远。闲下来,想起当年读的那一卷书。
注释:
- 丑奴儿:一种古老的曲调名,常用于诗词中,表现情感。
- 风月:指自然界的风与月,常用来象征清幽的环境。
- 儿孙:指子女和孙辈。
- 悬崖:高耸的山崖,象征孤独与险境。
- 枯株:指枯死的树木,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 一卷书:指诗人曾经读过的书,代表知识和往事的回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儿孙乐有余”可理解为对后代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文举,号玉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多变,诗人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炎隐居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在书卷中求学时光的怀念。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丑奴儿(子母猿)》是一首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张炎通过描绘山野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内心的淡泊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开篇“山人去后知何处,风月清虚”,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诗中“来往无拘”一语,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提到“戏引儿孙乐有余”,表现出他对家庭的温馨与关爱,隐含了对未来的期望。最后的“闲了当年一卷书”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知识的渴求,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回忆。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家庭的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人去后知何处:山人离去后,不知去向何方,表现了孤独与迷茫。
- 风月清虚:自然环境的清幽,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宁静。
- 来往无拘:来往的人们自由自在,表现出一种无羁束缚的生活态度。
- 戏引儿孙乐有余:与儿孙嬉戏,乐趣无穷,体现了家庭的温暖。
- 悬崖挂树如相语:悬崖上的树木仿佛在与我对话,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感。
- 常守枯株:长久守着这枯树,象征着孤独和对过去的守望。
- 久与人疏:与人交往渐渐疏远,反映了内心的孤独感。
- 闲了当年一卷书:闲暇时回忆往昔读书的时光,表现对知识的珍视和怀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悬崖挂树如相语”,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环境更加生动。
- 对仗:如“来往无拘”与“戏引儿孙乐有余”,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书”比作过去的时光,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家庭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知识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人:象征隐士,代表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风月:象征自然的和谐美,体现诗人的内心宁静。
- 儿孙:代表家庭与传承,体现亲情的温暖。
- 悬崖:象征险境与孤独,表现内心的孤寂。
- 枯株: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人去后知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
“悬崖挂树如相语”中的“如相语”是什么意思?
- A. 树木在说话
- B. 树木与人相似
- C. 树木与人有情感联系
-
诗中提到的“一卷书”象征着什么?
- A. 知识与过去的回忆
- B. 书籍本身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孤独
- C. 树木与人有情感联系
- A. 知识与过去的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张炎《丑奴儿(子母猿)》与李白《月下独酌》:
- 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张炎更多表现出家庭的温暖,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张炎诗词集》
以上内容为《丑奴儿(子母猿)》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