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毛国镇夜饮》
时间: 2024-09-19 20:56:13意思解释
过毛国镇夜饮
原文展示:
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
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
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
簿书拨尽知余力,道院清虚顷未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饮酒时的情景,诗人感慨周围的风景如画,江山环绕着古老的仙乡。尽管传说中的铅鼎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但其价值远不及金钗那短短的十二行诗句。酒歌声中,人们已经陶醉,诗句在夜色中回响,清幽的道院,似乎从未有过的宁静。
注释:
- 华省郎:指美丽的青年,华丽的风格。
- 铅鼎:指古代的铅制器具,象征古老的事物。
- 金钗:比喻美好的诗词,十二行可能指的是短小精悍的诗作。
- 不动歌声:歌声在空气中飘荡,人们已然醉倒。
- 簿书:指书籍或文献,此处象征知识的积累。
典故解析:
- 铅鼎八百岁:暗指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
- 金钗十二行:可能借用古代工艺品与诗的精髓进行对比,强调诗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之弟。他在诗、文、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夜饮之际,诗人感怀身边的友人及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老文化的尊重与对美好诗词的热爱。开头两句描绘了环境的美丽,诗人用“风格照人”来形容饮酒时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将古老的铅鼎与短小的金钗诗句进行对比,彰显出诗词的独特价值,似乎在说,尽管历史悠久的物件可贵,但文学的魅力更为持久。
第三、四句则描绘了饮酒的效果,歌声在空气中流淌,人们早已沉醉。他在喧闹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最后以“道院清虚”结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既有豪放的情怀,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苏辙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格照人华省郎:描绘了饮酒时的氛围,风格华丽,令人愉悦。
- 江山绕郭古仙乡:江山环绕,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
- 漫传铅鼎八百岁:提及古老的铅鼎,象征悠久历史。
- 未比金钗十二行:强调诗句的珍贵,诗的美好胜过古物。
- 不动歌声人已醉:歌声飘荡,大家都已陶醉。
- 旋闻诗句夜初长:诗句在夜色中回荡,意境悠长。
- 簿书拨尽知余力:暗示对知识的追求,书籍已无所剩。
- 道院清虚顷未尝: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山绕郭古仙乡”与“漫传铅鼎八百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金钗”比喻诗句的美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古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文学的追求。通过夜饮这一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风:象征自由与流动。
- 江山:代表自然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
- 铅鼎:象征古老的文化,历史的积淀。
- 金钗:象征诗词的珍贵与美好。
- 道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山绕郭古仙乡”中的“郭”指什么? A. 城墙
B. 河流
C. 山脉
D. 田地 -
诗中“未比金钗十二行”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金钗比铅鼎更古老
B. 诗句的美好胜过古物
C. 酒的价值更高
D. 自然的景色最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苏辙的《过毛国镇夜饮》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但苏辙更注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