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时间: 2025-01-04 12:27: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作者:苏辙 〔宋代〕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闲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园晚间与友人饮酒的情景。城南的高楼耸立,旁边有一方水塘,秋水涌动。新霜未至,草木还鲜活,夕阳渐渐催促着梨和枣成熟。由于雨水缺乏,松菊半掩在杂草中,风一吹,菰蒲开始凋缩。门前的大路上满是尘土,白天过路的人也不曾停留。开门打扫时,仿佛是在等候什么人,下马入堂的速度也不快。朋友劝我抖落衣服上的尘土,借着风共同举杯畅饮。虽然菜肴简单,但意犹未尽,丝竹乐声在暗处轻轻相和。琳宫的仙人们悠闲自在,而我这个小官却因公务繁忙而感到无奈。晚上的值班文书必须及时完成,后堂的车马也要进行清理。让我倍感羞愧的是东宫的老师,他们对溪山的眷恋让我心生向往,放弃华美的居所。
注释
- 倅钧:李倅钧,诗中的朋友。
- 嗣恭:赵嗣恭,诗中提到的主人。
- 晚衙:指晚上的官务。
- 琳宫:传说中的仙宫,代表悠闲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苏辙的诗风温婉清新,关注社会民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园聚会之际,反映出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聚会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头部分以城南的高楼和水塘引入,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官场繁忙和生活琐事的烦恼。
在细节上,诗人用“肴蔬草草意不尽”表现出对饮食的简单和随意,而“丝竹泠泠暗相属”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音乐氛围,增添了聚会的温情。最后,诗人在对比中产生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东宫师的愧疚之情,显示出他在官场中的挣扎与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南高楼出乔木:描写了城南的高楼与树木相映成趣。
- 下有方塘秋水足:水塘秋水丰盈,营造秋天的景象。
- 新霜未变草木鲜:新霜未至,草木依然鲜艳。
- 晚日旋催梨枣熟:夕阳催促果实的成熟,暗示时间的流逝。
- 雨荒松菊半榛莽:因缺乏雨水,松菊被杂草覆盖。
- 风老菰蒲初瑟缩:风吹得菰蒲开始萎缩,显示秋天的凉意。
- 门前大路多尘土:描写门前尘土飞扬的场景。
- 日中过客无留毂:白天过客匆匆而过,没有人停留。
- 开门却扫如有待:开门打扫,似乎在等待客人。
- 下马升堂真不速:下马入堂显得很不迅速,表明心情的淡然。
- 劝我一振衣上黄:朋友劝我抖落衣服上的尘土。
- 临风共倒樽中渌:在风中共饮美酒,体现了洒脱。
- 肴蔬草草意不尽:虽然菜肴简单,但意犹未尽,表现对聚会的珍惜。
- 丝竹泠泠暗相属:音乐轻柔,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琳宫仙伯自闲暇:对比仙人们的悠闲,表现自己的忙碌。
- 幕府粗官苦烦促:作为小官,感到繁忙而无奈。
- 晚衙簿领当及期:晚间的文书工作必须按时完成。
- 后堂车辖要须漉:车马也要清理,显示生活的琐碎。
- 令人更愧东宫师:对比东宫的老师,表现出愧疚。
- 眷恋溪山弃华屋:向往自然,放弃华丽的居所,表露内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生活的繁琐比作“尘土”,表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聚会的欢乐与官场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城市的繁华与官场的压力。
- 方塘: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秋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熟。
- 尘土:隐喻繁忙的生活与琐碎的官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城南高楼”指的是: A. 北方的建筑
B. 城市的繁华
C. 乡村的田园
D. 自然的山水 -
作者对“晚衙”的感受是: A. 悠闲自在
B. 苦闷繁忙
C. 无所事事
D. 充满期待 -
诗中提到的“丝竹泠泠”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美食的丰盛
B. 友谊的珍贵
C. 音乐的悠扬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辙的《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眷恋与对友谊的珍视,但苏辙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官场琐事的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洒脱的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微妙的对比,前者沉重而温暖,后者则轻快而自由。
参考资料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