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病骨初痊,离怀易触,因寄夫子皖江信,匆匆附书于尾》

时间: 2025-01-01 21:47:26

病骨迎寒瘦不支。

倚著床儿。

偎著衾儿。

不言不语强支頣。

想起行期。

望到归期。

江阔天空雁倦飞。

雨也霏霏。

雪也霏霏。

小窗风静篆烟微。

烛剪窗西。

人矣窗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骨迎寒瘦不支。倚著床儿。偎著衾儿。不言不语强支頣。想起行期。望到归期。江阔天空雁倦飞。雨也霏霏。雪也霏霏。小窗风静篆烟微。烛剪窗西。人矣窗西。

白话文翻译:

病重的身体在寒风中愈发瘦弱,依靠在床上,偎着被子,默默无言却强忍着疲惫。时常想起出行的日期,期待着归来的时刻。江面宽阔,天空中大雁疲倦地飞翔。细雨纷飞,雪花飘落,窗外的风静悄悄,窗内的香烟微微缭绕。烛光映照着窗西,窗外的人影渐渐模糊。

注释:

字词注释:

  • 病骨:指因病而消瘦的身体。
  • 倚著床儿:依靠在床上。
  • 偎著衾儿:靠在被子上取暖。
  • 强支頣:强忍着困乏。
  • 行期、归期:出发和返回的日期。
  • 江阔:江面广阔。
  • 霏霏:形容雨雪细密地飘落。
  • 篆烟:形容香烟缭绕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江阔天空雁倦飞”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兰孙(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精于诗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及对时事的感怀。其作品风格多样,兼具细腻与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病愈后的思绪中写就,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深刻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一剪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病中思念的情感。开篇以“病骨迎寒瘦不支”点出身体的虚弱,紧接着的“倚著床儿,偎著衾儿”则描绘了病中孤独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不断回想出行与归来的时刻,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

接下来的“江阔天空雁倦飞”描绘了辽阔的自然景象,似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归属的向往。雨雪交加的意象,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最后以“烛剪窗西,人矣窗西”收尾,给人以无尽的回味,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骨迎寒瘦不支:直接描绘了病痛的身体在寒冷中更加虚弱。
  • 倚著床儿,偎著衾儿:表现了诗人在病床上的脆弱状态。
  • 不言不语强支頣: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想起行期,望到归期:反映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江阔天空雁倦飞:诗人用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
  • 雨也霏霏,雪也霏霏:细腻描绘了天气的阴郁,映衬心情。
  • 小窗风静篆烟微:意境宁静,暗示内心的思绪。
  • 烛剪窗西,人矣窗西:结尾的意象留给人深思,暗示思念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比作寒冷的侵袭,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
  • 拟人:自然景象如“大雁疲倦”赋予情感,增加诗的张力。
  • 对仗:如“雨也霏霏,雪也霏霏”形成对称,提高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病痛中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骨:象征着脆弱与无助。
  • 江阔:代表着思念的辽阔与无边。
  • :象征着归属与思念。
  • 雨雪:暗示心情的沉重。
  • 灯烛: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骨迎寒瘦不支”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景象
    • B. 身体的虚弱
    • C.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 诗中提到的“江阔天空雁倦飞”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与思念
    • B. 自由与快乐
    • C. 伤感与无奈
  3. “雨也霏霏,雪也霏霏”中的“霏霏”形容的是?

    • A. 风的声音
    • B. 雨雪的细密
    • C. 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王熙凤的“桃花扇底江南水”。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离别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兰孙的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是对亲情或乡愁的表达,但郑兰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评传》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