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时间: 2025-01-19 19:54:09

深院无聊香懒焚。

生怕黄昏。

又是黄昏。

琐窗无语悄愁生。

人自飘零。

梦自忪惺。

芭蕉细雨一声声。

搅乱春心。

滴碎春魂。

鸳鸯倦绣冷金针。

倚遍桃笙。

数遍残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深院无聊香懒焚。生怕黄昏。又是黄昏。琐窗无语悄愁生。人自飘零。梦自忪惺。芭蕉细雨一声声。搅乱春心。滴碎春魂。鸳鸯倦绣冷金针。倚遍桃笙。数遍残更。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院子里,感到无聊,不想点燃香火。总是担心黄昏的来临,黄昏又来了。窗外静默无语,愁绪悄然滋生。人心漂泊,梦境恍惚。细雨拍打芭蕉,声声入耳,搅动了思春的心情,滴碎了春天的情思。鸳鸯的绣工已经疲倦,金针也显得冷淡。我倚着桃花笙,数着残更,思绪万千。


注释:

  • 深院:指深邃的院落,表示孤寂。
  • 香懒焚:指不想点燃香,表现出内心的懒散与无聊。
  • 琐窗:小窗户,显得狭小,暗示内心的封闭。
  • 飘零:形容人心漂泊,失去归属感。
  • 忪惺:形容梦境中朦胧的状态。
  • 芭蕉细雨:意象,细雨打在芭蕉叶上,声音轻柔,增添了情感的细腻。
  • 鸳鸯倦绣:鸳鸯图案的绣工已经疲惫,象征着爱情的消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鸳鸯”常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而“桃笙”是指古代乐器,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雨和鸳鸯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采芝是清代女诗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她的诗作多表达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困境,风格细腻而感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生活多受传统束缚,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由、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一剪梅》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细腻而深沉的孤独感。诗人在幽静的院落中,因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心中充满了对黄昏的惧怕,仿佛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黄昏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波动。琐窗无语,愁绪蔓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那种无声的痛苦与孤独。

雨声细腻地打在芭蕉叶上,带来了一种恍惚的情感,仿佛是对春天的思念与眷恋。鸳鸯的倦怠与冷金针的暗淡,象征着爱情的疲惫和生活的压抑。最后,倚着桃笙,数着残更,显得无比无奈,彷徨中透出对往昔美好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柔情与思考,体现了吕采芝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深院无聊香懒焚:幽静的院子里感到无聊,不想点燃香火。
    2. 生怕黄昏:害怕黄昏的降临,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3. 琐窗无语悄愁生:小窗户无言,愁绪悄然滋生。
    4. 人自飘零:内心感觉漂泊不定。
    5. 梦自忪惺:梦境中恍惚模糊。
    6. 芭蕉细雨一声声:细雨拍打芭蕉,声声入耳。
    7. 搅乱春心:扰乱了思春的心情。
    8. 滴碎春魂:滴碎了春天的情思。
    9. 鸳鸯倦绣冷金针:鸳鸯的绣工疲倦,金针也显得冷淡。
    10. 倚遍桃笙:依靠着桃花笙。
    11. 数遍残更:数着残时的更替。
  • 修辞手法:

    • 比喻:黄昏作为时间的象征,暗指人生的无常。
    • 拟人:细雨被赋予了搅扰人心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香懒焚”与“生怕黄昏”,形成了对立的情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中所承受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分析:

  • 深院:象征孤独与寂静。
  • 芭蕉细雨:细腻的情感与思念。
  • 鸳鸯:爱情与美好的象征。
  • 桃笙: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深院无聊香懒焚”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香水
    B. 香料
    C. 香火
    D. 香味

  2. 诗中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爱情
    C. 时间
    D. 自由

  3. “数遍残更”是什么意思? A. 数着时间的流逝
    B. 数着星星
    C. 数着花瓣
    D. 数着朋友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吕采芝《一剪梅》:两者都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世界,但前者更偏向于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而后者则更突显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吕采芝的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