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时间: 2025-01-04 06:49:49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夕》
作者:晏殊 〔宋代〕

百子池深涨绿苔,
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
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
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
岂独人间事可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七夕夜晚的美丽景象与思乡之情。百子池水深,水面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夜空中星光璀璨,灯光闪烁,绿光浮动。天上的牛郎织女何时才能相会?仿佛母亲的牵挂在此夜悄然降临。空中粉色的宴席在露水的浸润下显得湿润,而静谧的环境中,珠帘轻轻打开,明亮的月光洒落。秋天的河流绵延不绝,遥望着远方,难道人间的悲哀只有在此时才显得如此深沉?

注释

  • 百子池:指池塘,寓意深远,象征着深邃的思念和情感。
  • 九光灯:指星星的光芒,形容夜空中繁星闪烁。
  • 天孙:牛郎,指织女的丈夫,象征着爱情。
  • 阿母:母亲,诗中意指对家人的思念。
  • 飚轮:指风筝,寓意着自由和追求。
  • 粉筵:指宴席,象征着欢庆。
  • 珠幌:指珠帘,象征着明亮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的感受。

创作背景

《七夕》写于七夕节,表现了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感慨,以及对亲人和爱情的思念。诗人在这个特定的节日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七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七夕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开篇的“百子池深涨绿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紧接着的“九光灯迥绿浮埃”,则通过星光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夜空的神秘与浪漫。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歌通过“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展现了对牛郎织女的思念,以及对母亲的牵挂,使得情感更加深厚。通过“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诗人将爱与思念的主题融合在一处,令人产生共鸣。

最后两句“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引发了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爱情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七夕节的赞美,更是对深情厚谊的赞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子池深涨绿苔:池水深处绿苔生长,象征着深厚的情感。
  2. 九光灯迥绿浮埃:夜空中星光闪烁,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3. 天孙实驾何年驻:牛郎何时能再相会,表达对爱情的渴望。
  4. 阿母飚轮此夜来:母亲的思念在此夜悄然降临,表现对亲情的关怀。
  5. 空外粉筵和露湿:宴席上露水滋润,象征着欢庆与美好。
  6. 静中珠幌彻明开:宁静中月光洒落,营造出明亮的夜晚。
  7. 秋河不断长相望:秋天的河流绵延不绝,象征着思念的绵长。
  8. 岂独人间事可哀:不仅仅是人间的悲哀,还有更广泛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联系,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类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同时融入了对亲情的关怀,表现了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子池:象征深厚的思念。
  • 九光灯:象征美好的爱情。
  • 天孙:象征牛郎织女的爱情。
  • 阿母:象征母亲的关爱与思念。
  • 秋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绵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百子池”象征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深厚的感情
    • C. 自然风景
    • D. 暗淡的未来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光灯”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思念。(对/错)

答案

  1. B
  2. 星星的光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另一首表达对爱情与思念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七夕》 vs. 《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但《七夕》更侧重于传统文化与家庭情感的结合,而《夜泊牛津》则更偏向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