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时间: 2024-09-19 21:20:30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中秋月

作者: 晏殊〔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白话文翻译:

天时与人心的意愿,总是有些矛盾,早已没有疑问。
坐在这里久了,心中翻腾着遗憾,月光照进来已是后来的期盼。
行云在空中凝聚成黛色,月下的景象如同费尽心思的金枝。
更何况又是一个轮回的夜晚,笙歌声继续在夕阳之后响起。


注释:

  • 龃龉(jǔ yǔ):指事物的矛盾或不和谐,常用来形容人心与天时之间的冲突。
  • 翻遗恨:翻转出心中的遗憾,表明内心的苦痛与思念。
  • 光来已后期:月光照进来的时候已经是久候的期盼,暗示着对时间的感慨。
  • 行云凝黛色:形容行云在空中停留,形成黛色的景象。
  • 见跋费金枝:意指看到月下的景色,像是费力雕刻的金枝,强调景物的美丽。
  • 笙歌继夕曦:笙歌声继续在夕阳之后响起,体现出月夜的热闹与欢愉。

典故解析:

  • 中秋节:古代的中秋节与月亮的圆缺密切相关,象征团圆与思念。此诗正是描写了中秋夜的情境,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子美,号梦阮,北宋时期的词人,政治家。他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之时,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敬与情感寄托,表现了在特定节日下的情感共鸣与社会氛围。


诗歌鉴赏:

《中秋月》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与心境。诗中前两句揭示了人心与天时之间的矛盾,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诗人坐久思念,内心的遗憾涌动,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随后的描写则通过“行云凝黛色”,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与月光相映成趣,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繁华的对比。最后一句以“笙歌继夕曦”收尾,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给人一种温暖的氛围,尽管内心有所遗憾,但依然能够享受当下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矛盾的无奈和接受。
  •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表达了久坐思念的遗憾,月光的到来似乎无力填补内心的空缺。
  •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描绘了夜空中云彩的色彩,突显了月夜的宁静与美丽。
  •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强调了节日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欢乐与团圆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云凝黛色”比作夜空的美丽,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既有欢乐又有思念的复杂心理,强调了团圆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是中秋节的重要象征。
  • :象征变化与流动,反映人心的复杂。
  • 笙歌:象征节日的欢乐,代表人们的聚会与欢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时与人意”指的是什么? A. 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B. 自然与人心的矛盾
    C. 自然与人心的统一
    D. 自然与人心的期盼

  2. “行云凝黛色”中的“黛色”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颜色
    B. 深色
    C. 透明的颜色
    D. 五彩的颜色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情景与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晏殊《中秋月》与苏轼《水调歌头》:两者都描绘中秋月夜,但晏殊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与遗憾,而苏轼则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晏殊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