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

时间: 2024-09-19 21:20:30

金翠光中实焰繁,山楼高下鼓声喧。

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翠光中实焰繁,山楼高下鼓声喧。
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

白话文翻译:

在金色和翠绿的光辉中,烟火绚烂而繁盛,山上的楼阁下,鼓声轰鸣热闹非凡。
两军的歌舞伎女轻盈如同鹘鸟,百尺高的竿子上,焰火如电闪烁翻飞。

注释:

  1. 金翠:指光辉灿烂的金色与翠绿色。
  2. 焰繁:烟火的火焰繁多,形容烟火表演的绚丽。
  3. 山楼:指山上的楼阁,可能是指观赏烟火的场所。
  4. 鼓声喧:鼓声响亮,形容热闹的氛围。
  5. 两军:指两方的表演队伍。
  6. 伎女:歌舞表演的女子。
  7. 轻如鹘:比喻舞者的轻盈,鹘是一种鸟,形容其飞速和灵巧。
  8. 百尺竿头:形容焰火升得很高,百尺表示高度。
  9. 电线翻:形容烟火在空中翻飞,如电光闪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字仲明,号晏殊,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他以词风清丽、意境高远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人生、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上元》创作于元宵节期间,反映了当时人们庆祝节日的热烈气氛。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赏灯、观火、舞狮等活动丰富多彩,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传达了对节日的欢愉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上元》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诗的开头"金翠光中实焰繁"用华丽的色彩描绘了烟火的绚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金色与翠绿色的搭配象征着富贵和生机。而"山楼高下鼓声喧"则描绘了山楼下热闹的鼓声,声势浩大,似乎能将节日的欢愉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的句子“两军伎女轻如鹘”,则通过对舞者的描写,表现了她们在舞蹈时的轻盈与灵动,仿佛空中飞翔的鸟儿,展现出一种优雅的韵律感。"百尺竿头电线翻"则把烟火与电光相提并论,表现出焰火的瞬息万变和绚烂无比,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节日的欢快与热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晏殊的用词精炼,意象鲜明,使得诗歌在细腻的描绘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翠光中实焰繁:描绘了节日夜空中绚烂的烟火,金色与翠绿色的辉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
  2. 山楼高下鼓声喧:山上的楼阁下,鼓声响亮,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场景。
  3. 两军伎女轻如鹘:舞者轻盈如同飞鸟,展现了她们的灵动与优雅。
  4. 百尺竿头电线翻:烟火在空中变化多端,形象地表现出焰火的瞬息万变。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舞者比喻为“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们的轻盈。
  2. 对仗:诗中“金翠光中”和“山楼高下”形成对仗,使句子更加工整。
  3. 夸张:通过“百尺竿头”的夸张手法,突出了烟火的高大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节日的喜爱,体现了人们对团圆与欢乐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烟火:象征着庆祝、欢乐与希望。
  2. 山楼:代表着观看与欣赏的空间,暗示高处的视野与心境。
  3. 伎女: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反映出节日的娱乐与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上元》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金翠光中实焰繁”中,“焰”指的是什么? A. 火焰
    B. 水波
    C. 风声
    D. 雷电

  3. 诗中提到的“伎女”主要从事什么活动? A. 书法
    B. 绘画
    C. 歌舞表演
    D. 写诗

答案:

  1. B. 宋代
  2. A. 火焰
  3. C. 歌舞表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夜喜雨》 - 杜甫
  2.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描绘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美景,表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 《青玉案·元夕》:同样描写元宵节,但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更加侧重于对爱情的思考与寄托。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晏殊与宋代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