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南湖书事五首 其三
原文展示:
科树梯斜倚暮晖,犬声如蛤透疏篱。
谢天排出江村景,副我凭栏一望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斜靠在树上的梯子,狗叫声透过稀疏的篱笆传来。感谢上天展现了江村的美丽景色,让我在栏杆边眺望这一刻。
注释:
- 科树:指枝叶繁茂的树木,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树木。
- 梯:指梯子,暗示诗人在树下或树上。
- 暮晖:指傍晚的阳光,光线柔和,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犬声:指狗叫声,通常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
- 蛤:这里用在形容词中,可能来自于“如蛤声”,形容狗叫声清脆。
- 疏篱:指稀疏的篱笆,表现出乡村的宁静和自然。
- 谢天:感激上天,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欣赏。
- 江村:指江边的小村庄,是诗人描绘的场景。
- 凭栏:指站在栏杆旁边,体现出一种闲适的姿态。
- 一望时:指在这一瞬间的眺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静,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江南水乡,诗人在某个傍晚时分,体会到自然的静谧与美好,反映出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体现了诗人对江村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在这首诗中,张镃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江村宁静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科树梯斜倚暮晖,犬声如蛤透疏篱”,营造出一种轻松、宁静的氛围。树木和梯子的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傍晚的阳光使得这一切显得温暖而美好。狗的叫声透过篱笆,听起来是那么自然,仿佛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
接下来的“谢天排出江村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激之情,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最后一句“副我凭栏一望时”,展现了诗人静静站在栏杆边,眺望美景的惬意,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科树梯斜倚暮晖”:描绘了夕阳下,树木斜 leaning 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气氛。
- “犬声如蛤透疏篱”:用“如蛤”来形容狗叫声,生动地展现出乡村的日常生活。
- “谢天排出江村景”:表达对自然的感激,展现江村的优美风光。
- “副我凭栏一望时”:诗人站在栏杆旁,享受这一刻的美好,表现一种闲适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狗叫声比作蛤声,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三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树、梯、犬声、篱笆等意象共同构建了自然宁静的乡村画面。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传递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科树:象征着生命与蓬勃,表达了自然的生机。
- 犬声:代表着乡村生活的真实与自然。
- 疏篱: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 暮晖:代表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温暖的感伤。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犬声如蛤”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狗叫声
- B. 人声
- C. 鸟鸣声
-
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欣赏江村的景色?
- A. 河边
- B. 山顶
- C. 栏杆旁
-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激?
- A. 朋友
- B. 自然
- C. 财富
-
答案:
-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山中杂诗》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南湖书事五首 其三》: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前者更显孤独与思乡,后者则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欣赏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古诗词名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