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咏杨妃山茶》
时间: 2025-01-04 10:15: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朵僧房吐。东风里,胭脂浅淡偷注。空王斋院,艳阳天气,红香盈树。邻娃漫斗轻盈,尽玉茗明妆缟素。总输伊,睡足春酥,脸潮分外娇嫭。凭阑小字轻呼,花如解恨,暗垂红箸。依稀记得,宁王玉笛,花奴羯鼓。古佛堂西弄影,怅旧日花容何处。又夜来细雨霖铃,黯然无语。
白话文翻译:
几朵山茶花在僧房前绽放。东风里,花瓣上淡淡的胭脂色悄然渗出。在空荡荡的王斋院中,艳阳高照,浓郁的花香弥漫在树间。邻家的姑娘轻盈地斗舞,身着华丽的衣裳,妆容如玉般清丽。总是因为她,春日的酣睡让她的脸庞更加娇嫩。倚在栏杆上轻声呼唤,花儿似乎能解我心头的烦恼,暗自垂下的红箸如同我不言而喻的情绪。依稀记得宁王的玉笛声,和花奴的羯鼓声。古佛堂西侧的影子,让我怀念往日花容何在。又是一夜细雨如铃,心中满是惆怅,默默无语。
注释:
- 僧房:指僧人的住处。
- 胭脂:指红色的化妆品,这里形容花瓣的颜色。
- 王斋院: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地方。
- 轻盈:形容舞姿轻快,灵动。
- 玉茗:形容茶的清香和高雅。
- 娇嫭:娇美的样子。
- 宁王:指宁王府,历史上与杨贵妃有关的人物。
- 羯鼓: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古代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抒情和描写风景。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往事的追忆,文字优美,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宴清都·咏杨妃山茶》是陈维崧在某个春日的午后,受到自然景色和往日情感的启发而作。诗中提及的杨贵妃和宁王,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情感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开头几句通过描绘僧房前几朵山茶花的盛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东风和艳阳的交融,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在邻娃的轻盈舞姿中,诗人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场景,也通过她的妆容和舞姿传递了青春的活力和生机。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往日的追忆,表达了对失去美好的惆怅和无奈,尤其是提到宁王和花奴的乐声,使得诗歌更具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结尾处的细雨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朵僧房吐:描绘了山茶花在僧房前开放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清幽之美。
- 东风里,胭脂浅淡偷注:东风轻拂,花瓣上透出的胭脂色,暗喻花的娇嫩与春天的气息。
- 空王斋院,艳阳天气,红香盈树:描绘了王斋院空灵而阳光明媚的场景,充满生机的花香四溢。
- 邻娃漫斗轻盈,尽玉茗明妆缟素:邻家的姑娘轻盈地舞动,形象生动,表现出青春的活力。
- 总输伊,睡足春酥,脸潮分外娇嫭:通过对“她”的描写,表现出春天唤醒的青春与美好。
- 凭阑小字轻呼,花如解恨,暗垂红箸:借助花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 依稀记得,宁王玉笛,花奴羯鼓:提到历史人物与乐器,唤起对往日的追忆。
- 古佛堂西弄影,怅旧日花容何处:对比现在的孤独与往日的繁华,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又夜来细雨霖铃,黯然无语:细雨带来忧伤的情绪,表现出孤独与无言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心情的寄托,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花儿赋予解恨的能力,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艳阳天气,红香盈树”,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失去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 山茶花:象征青春与美丽,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东风、艳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细雨:代表忧伤与思念,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邻娃”指的是谁? A. 邻居的姑娘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舞者
D. 一个小孩子 -
诗中提到的“宁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隆基
B. 唐玄宗
C. 李白
D. 杨贵妃 -
诗中“又夜来细雨霖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红楼梦·桃花扇底春风》——曹雪芹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感受。
- 《红楼梦》中的诗句:集中表现青春的短暂与美好,情感基调相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