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暮归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色偏宜暮,桐声小作秋。
人行溪侧畔,天在树梢头。
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
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山色在这个时刻显得特别宜人,桐树的声音轻轻地传来,仿佛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诗人沿着溪边行走,抬头看到天边的树梢。诗人自我反省,发现学习懒惰真的成了懒惰,知道何时该休息就能真正地休息。虽然试图遣散心头的忧愁,但愁绪却依然难以消除,最终发现愁苦的尽头就是无忧无虑。
注释:
- 桐声: 指桐树的声音,暗指秋天的气息。
- 溪侧畔: 指在溪边走。
- 知休: 知道何时休息。
- 遣愁: 指驱散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他以诗风清新自然、言辞简练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暮归》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句“山色偏宜暮”便设下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场景,夕阳西下时,山的颜色特别迷人,似乎带着一种安详的气氛。接下来的“桐声小作秋”则通过声响引入了季节的变换,桐树的声音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溪边行走,观察自然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中,透出一种自嘲和对懒惰的无奈。最后两句“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则深刻表达了人对情绪的挣扎与解脱,虽然试图摆脱忧愁,但心中的愁绪却依然存在,最终领悟到愁苦的尽头就是无愁无虑的境界。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色偏宜暮: 黄昏时分,山的颜色显得格外宜人,渲染了宁静的氛围。
- 桐声小作秋: 桐树的声音轻轻传来,暗示着秋天的气息,给人以季节变换的感受。
- 人行溪侧畔: 描述诗人在溪边散步,身处自然之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天在树梢头: 诗人仰望天空,描绘出高远的意境,象征着希望与自由。
- 学懒真成懒: 反映诗人对自身懒惰的自省,感叹懒惰成为习惯。
- 知休却得休: 明白何时该休息,才能真正得到放松。
- 遣愁愁不去: 尝试驱散内心的忧愁,但愁绪仍然存在。
- 愁尽自无愁: 领悟到愁苦的尽头就是无愁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 “桐声小作秋”将桐树的声响比作秋天的气息,生动形象。
- 拟人: “天在树梢头”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 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如“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
主题思想: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尽管生活中有忧愁,但最终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欣赏与自我的调节,达到一种无忧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色: 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美。
- 桐声: 代表秋天的气息与时间的流逝。
- 溪水: 寓意流动的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 树梢: 象征希望与向上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暮归》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桐声”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在溪边行走,反思了什么? A. 自己的懒惰
B. 自然的美
C. 生活的意义
D. 友谊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暮归》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宁静,而杨万里的《暮归》则更强调对生活的反思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