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02:5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其二
作者: 仲并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寒岁律今峥嵘,御街钟鼓天初明。
近臣日报君颜喜,问寝慈宁圣主情。
万年泄泄融融乐,此事无与凡公卿。
父老问某何臻此,天子用孝公用诚。
向来瞻云一万里,雁书不到江南城。
初决和戎盖公策,来归驺驭人欢迎。
九重日奉天下养,禁苑蟠桃春自生。
当时若用他人说,至今未见风尘清。
前代功臣岂不有,未有彷佛公勋名。
封人考叔陋筹策,区区但舍君之羹。
白话文翻译:
天气寒冷,岁月正值隆冬,御街上的钟鼓声在天刚亮时响起。
近臣们每天向君主报喜,询问圣主的安宁与慈祥。
长久以来的欢乐与安乐,此时此刻无与凡人和大臣相比。
乡亲们问我为何能来到这里,天子用孝心和诚意来待人。
我曾遥望云端,一万里之外,鸿雁的书信却未能抵达江南的城市。
一开始决定和解的策略,归来时迎接的人是多么热情。
九重天上,阳光普照天下,禁苑中的蟠桃春天也自会成熟。
假如当时让他人来说,至今未曾见到风尘的清净。
前代的功臣岂不是也有?但未曾有如公的声名。
封人考叔所提的筹策,区区小事只图君之美味。
注释:
- 岁律: 指一年四季的规律。
- 御街: 指皇宫前的街道。
- 颜喜: 指面容欢喜。
- 慈宁: 形容皇帝的慈祥与安宁。
- 万年: 比喻长久的时间。
- 雁书: 指鸿雁传书,象征书信的传递。
- 和戎: 指和解与和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描绘生活景象和感情,常以自然景色和社会民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某位君主生辰之际,表达了对君主的祝福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反映出当时宋代社会对皇权的敬仰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辰庆典为背景,开头描绘了寒冬清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温暖的氛围。诗中通过描写近臣们的欢喜、百姓的祝贺,表现出对君主的尊敬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欢庆的气氛,而后半部分则隐含着对国家政局的感慨与思考。诗人通过与过去功臣的对比,揭示了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君主明德之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寒岁律今峥嵘: 寒冷的天气中,新一年显得格外壮丽。
- 御街钟鼓天初明: 皇宫前的钟鼓声在天刚亮时响起,预示着庆典的开始。
- 近臣日报君颜喜: 近臣每天向君主报喜,表明君主的面容愉悦。
- 问寝慈宁圣主情: 问询君主的安宁与慈祥,显示对皇权的尊重。
- 万年泄泄融融乐: 长久的欢乐与安乐,暗示国家的繁荣。
- 此事无与凡公卿: 这份欢乐是一般公卿所无法比拟的。
- 父老问某何臻此: 乡亲们询问我为何能到这里。
- 天子用孝公用诚: 君主以孝心与诚意待人,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 向来瞻云一万里: 曾经遥望云端,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
- 雁书不到江南城: 鸿雁传书却未能抵达江南,暗示信息传递的困难。
- 初决和戎盖公策: 最初决定和解的策略,表明政治智慧。
- 来归驺驭人欢迎: 归来时受到热烈的欢迎,表示民众对和平的渴望。
- 九重日奉天下养: 九重天上,阳光普照,象征君权。
- 禁苑蟠桃春自生: 禁苑中的蟠桃自然生长,寓意国家富饶。
- 当时若用他人说: 如果当时用他人来说。
- 至今未见风尘清: 直到现在仍未见到清净的风尘。
- 前代功臣岂不有: 前代的功臣难道没有吗?
- 未有彷佛公勋名: 但未曾有如公的声名。
- 封人考叔陋筹策: 封人考叔所提出的策略。
- 区区但舍君之羹: 小事只求君之美味,展现了对权力的谦卑。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 “九重日奉天下养”用阳光比喻君主的德治。
- 夸张: “向来瞻云一万里”表现了渴望与距离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君主的尊敬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政局的思考与期待,强调了君主应以德治国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冬: 象征着困境与挑战。
- 钟鼓: 表示庆典与欢乐。
- 雁书: 传递信息与希望。
- 蟠桃: 象征富饶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寒岁律”意指什么?
- A. 温暖的天气
- B. 寒冷的天气
- C. 春天的气息
- D. 夏天的阳光
-
“九重日奉天下养”中的“九重”指代什么?
- A. 九层山
- B. 皇帝的宫殿
- C. 九重天
- D. 九个国家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 vs 仲并《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其二》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仲并则更注重对国家安宁和君主的祝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