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同班小录》
时间: 2024-09-19 22:0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犹记甲申引见,传头几度春风。
短梦听钧天乐,一生泣鼎湖弓。
周章鹤碧朝服,咫尺猩红御袍。
几号失帝陵木,霜着孤臣鬓毛。
帐殿久移南内,桥山已隔西兴。
同时谒帝评事,回首不忘茂陵。
白话文翻译:
我仍记得甲申年(公元1644年)的引见,多少次春风送暖。
梦中短暂地听到钧天乐的旋律,一生都为鼎湖的弓而哭泣。
身穿周朝的碧色朝服,近距离看到猩红的御袍。
几度经过失去皇帝陵墓的树木,霜染孤臣的两鬓。
帐殿早已迁至南内,桥山隔断了西兴的道路。
与皇帝一同拜谒评事,回首往事不忘茂陵的教诲。
注释:
- 甲申: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年号,特指1644年。
- 钧天乐:古乐曲名,表示一种庄严的音乐。
- 鼎湖弓:指的是昔日的辉煌,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猩红:鲜艳的红色,形容帝王的服装。
- 帝陵:指的是皇帝的陵墓。
- 茂陵:指的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象征着历史的教训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正之,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多以豪放、清新见长,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关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甲申年,暗指明朝灭亡和清朝的建立,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题同班小录》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回忆甲申年的引见,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深刻怀念。开头两句“犹记甲申引见,传头几度春风”,便显示出作者对往昔的依恋,春风象征着温暖的回忆。接着,作者提到“短梦听钧天乐”,这里的“短梦”与“钧天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如梦般短暂而易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历史的变迁,提到“几号失帝陵木”,表达了对失去的王朝的惋惜与思考,而“霜着孤臣鬓毛”则生动描绘了因历史变迁而感到孤独的心境。最后,诗人回首往事,“不忘茂陵”,则是对历史的总结,提醒人们铭记历史、汲取教训。整首诗以悲壮的情感贯穿,表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犹记甲申引见:回忆起在甲申年(1644年)的引见,暗含对历史重要时刻的铭记。
- 传头几度春风:几次春风送暖的感受,寓意着美好而温暖的回忆。
- 短梦听钧天乐:梦中听到的音乐,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美好。
- 一生泣鼎湖弓:对往事的伤感与怀念,表达深情的哀悼。
- 周章鹤碧朝服:描绘朝服的美丽,反映出对传统的向往。
- 咫尺猩红御袍:近距离观察皇帝的御袍,体现对权力的渴望与敬畏。
- 几号失帝陵木: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表达对失去的王朝的惋惜。
- 霜着孤臣鬓毛:描绘因历史变迁而感到孤独的心情。
- 帐殿久移南内:帐殿迁移,象征着权力中心的变换。
- 桥山已隔西兴:地理的隔阂反映了历史的分离。
- 同时谒帝评事:与皇帝同道,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 回首不忘茂陵:对茂陵的追忆,表达铭记历史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短梦听钧天乐,一生泣鼎湖弓”。
- 比喻:用“春风”比喻美好的回忆。
- 象征:如“御袍”象征权力与尊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缅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提醒人们不忘历史,铭记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的回忆与希望。
- 钧天乐:象征着华美的乐曲,代表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鼎湖弓:象征着往日的辉煌与悲伤的记忆。
- 猩红御袍:象征权力和尊贵,反映帝王的威严。
- 茂陵:历史的象征,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的教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甲申”指的是哪一年?
- A. 1644年
- B. 1645年
- C. 1650年
-
“钧天乐”象征着什么?
- A. 悲伤
- B. 美好的回忆
- C. 权力
-
诗中提到的“茂陵”是指哪个帝王的陵墓?
- A. 汉武帝
- B. 唐太宗
- C. 明成祖
答案:
- A. 1644年
- B. 美好的回忆
- A. 汉武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陆游:两者都表现出对历史的关切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刘克庄更多体现了对过往王朝的追忆,而陆游则倾向于对时局的忧虑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