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古为徐聘君》

时间: 2025-01-01 14:49:31

少君早有箕山志,昔者闻之西涧公。

倾盖无堪赠程子,式闾犹记吊林宗。

老夫久已植其杖,此士孰能招以弓。

耄矣心知难再面,乱山千叠暮云浓。

意思解释

送古为徐聘君

原文展示

少君早有箕山志,
昔者闻之西涧公。
倾盖无堪赠程子,
式闾犹记吊林宗。
老夫久已植其杖,
此士孰能招以弓。
耄矣心知难再面,
乱山千叠暮云浓。

白话文翻译

年轻的君子早已怀有如箕山般的志向,
我早年曾听闻他的名声,如同西涧的公子。
我无以赠送礼物给程子,
但仍然想起往日对林宗的吊唁。
我年老早已插上我的拐杖,
而这个年轻人又有谁能像我一样弓箭相迎?
我已年迈,心中知道再也难以见面,
眼前的山峦千重,暮色浓厚。

注释

  • 少君:指年轻的君子。
  • 箕山:箕山指的是志向高远,出自《易经》中的“箕山之志”。
  • 倾盖:指车盖,形容交谊深厚。
  • 程子:指程颐,北宋理学家。
  • 式闾:式闾为古代的礼节,表示肃穆和哀悼。
  • 林宗:指林居士,可能是某位名士。
  • 老夫:自谦之称。
  • :拐杖,象征年老。
  • 招以弓:比喻迎接或邀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在此诗中表达对年轻后辈的赞赏与期望,反映出诗人对理想和志向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对个人年老后再无机会见面的感伤。

诗歌鉴赏

《送古为徐聘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年轻人的赞美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开头两句以“少君早有箕山志”点明了年轻人的志向,表现出诗人对后辈的欣赏。而“昔者闻之西涧公”则显示了对年轻人过往成就的追忆,仿佛在强调他们志同道合。

接下来的“倾盖无堪赠程子”,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年轻人深厚情谊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诗人已是耄耋之年,无法再如年轻时那样积极赠送礼物,显得有些惆怅与遗憾。

“老夫久已植其杖”一句,透出诗人的苍老与孤独感,拐杖不仅是岁月的象征,也暗示着他的人生已接近尾声。而“此士孰能招以弓”,则是对年轻人未来的期许,也隐含着对自己老去无法再见的感慨。

最后两句“耄矣心知难再面,乱山千叠暮云浓”,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乱山与暮云的结合,象征着人生的多舛与不易,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苍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少君早有箕山志:年轻人早有远大的志向,仿佛有如箕山般的抱负。
    2. 昔者闻之西涧公:我曾在过去听闻他的名声,如同西涧的公子般优秀。
    3. 倾盖无堪赠程子:对程子无以赠礼,感到惋惜。
    4. 式闾犹记吊林宗:仍记得曾经对林宗的吊唁,感慨万千。
    5. 老夫久已植其杖:我年老,早已依赖拐杖。
    6. 此士孰能招以弓:这位年轻人又有谁能像我一样热情相迎?
    7. 耄矣心知难再面:我已年迈,心中明白再也难以见面。
    8. 乱山千叠暮云浓:眼前的山峦重重,暮色如烟,令人感到苍凉。
  • 修辞手法

    1. 比喻:“箕山志”比喻志向高远。
    2.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有明显的对称和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意象:山、云、杖等意象融入情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赞赏与期许,同时又流露出自己年迈后的无奈与惆怅。诗人用自然景象来烘托内心的感受,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描绘了岁月流逝的无情。

意象分析

  • 箕山:象征高远的志向和追求。
  • 拐杖:象征老年与无奈。
  • 乱山:象征人生的曲折与坎坷。
  • 暮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君早有箕山志”中的“箕山”指的是?

    • A. 高远的志向
    • B. 具体的山名
    • C. 诗人的家乡
  2. 诗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 A. 赞美与期待
    • B. 忽视与冷漠
    • C. 嫉妒与排斥
  3. 诗中“老夫久已植其杖”的含义是?

    • A. 年轻有为
    • B. 年老体衰
    • C. 行走困难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登高》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王之涣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与情感表达上,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反映内心情感,但刘克庄的情感更加细腻和深沉,王之涣则更多以豪放大气为主。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