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韦珩》
时间: 2025-01-19 12:44: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韦珩》
作者:柳宗元 〔唐代〕
初拜柳州出东郊,道旁相送皆贤豪。
回眸炫晃别群玉,独赴异域穿蓬蒿。
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
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
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
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
饥行夜坐设方略,笼铜枹鼓手所操。
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
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搅腹戟与刀。
迩来气少筋骨露,苍白瀄汩盈颠毛。
君今矻矻又窜逐,辞赋已复穷诗骚。
神兵庙略频破虏,四溟不日清风涛。
圣恩倘忽念地苇,十年践蹈久已劳。
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愿言未果身益老,起望东北心滔滔。
白话文翻译:
初次拜访柳州,走出东郊,路旁送行的都是有才德的人。
回头一看,群英荟萃,心中感慨,独自前往异乡,穿过蓬蒿。
六月的炎热如烟,令人窒息,胸口的鸣响和肩头的负担无法逃避。
桂州西南又有千里之遥,漓水流淌,石头高耸,麻兰丛生。
阴暗的野葛交错,遮蔽了阳光,悬挂的蛇和虺蜴像葡萄一样聚集。
到达官府几宿,周围盗贼满野,捆绑壮汉,杀死老人,哭喊声不断。
饥饿中夜坐谋划,铜鼓声在手中操控。
奇病如箭般刺骨,鬼手夺命争取细微的东西。
今年因毒病得了霍乱,心头搅动,腹中如戟刀般疼痛。
最近气力渐少,筋骨外露,苍白的汗水流淌,满头白发。
你如今憔悴又被驱逐,辞赋已然耗尽,诗词也无从吟诵。
神兵庙中频频破敌,四海不久将迎来清风涛声。
若圣恩忽然念及这片土地,十年来的辛劳已然久矣。
幸好能解开网入鸟兽之中,毕生游荡于江海之中。
然而愿望未能实现,身心愈发苍老,抬头望向东北,心中波涛汹涌。
注释:
- 柳州:柳宗元所任的地方,地处广西。
- 群玉:形容众多才俊,或指美人。
- 蓬蒿:指杂草丛生的地方,象征艰苦的旅程。
- 桂州:指桂林,柳宗元被贬到此。
- 霍疾:霍乱,指一种急性传染病。
- 圣恩:指皇帝的恩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世称“柳河东”。他是与王勃、孟浩然齐名的“初唐四杰”之一,以诗、文、赋俱佳而闻名。
创作背景:
《寄韦珩》是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给好友韦珩的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在被贬的岁月里,柳宗元心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寄韦珩》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柳宗元在贬谪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描绘了柳宗元初到柳州的情景,暗示他面临的苦境与孤独。接着,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当时的艰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六月,作者感受到的窒息与压迫感,直接传达出他内心的无奈与悲愤。
诗中提到的“阴森野葛”和“悬蛇结虺”不仅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也象征着柳宗元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立无援。接下来的几句更是让人感受到他身处险境的无助与痛苦,亲身经历的饥饿和疾病都反映了他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的思考。
最后几句,诗人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恢复自由与创作的渴望,虽有对理想的追求,但也夹杂着对自身苍老与失落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充分展现了柳宗元的才华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拜柳州出东郊:初次来到柳州,出发于东郊。
- 道旁相送皆贤豪:路旁送别的人都是有才德的人。
- 回眸炫晃别群玉:回头一看,众人如群玉般美丽。
- 独赴异域穿蓬蒿:独自前往异乡,穿过杂草丛生的地方。
此类分析持续到最后一句,逐句解析其意涵、用词、情感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悬蛇结虺如蒲萄”,形象地描述了环境的险恶。
- 对仗:如“饥行夜坐设方略”,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柳宗元的贬谪生活,展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州:象征着贬谪与孤独。
- 桂州: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渴望。
- 蛇虺:象征着险恶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柳州是作者的哪一段经历? A. 仕途顺利
B. 贬谪生活
C. 旅行 -
诗中有哪些自然景象的描写?
A. 山川河流
B. 蓬蒿、野葛
C. 花鸟虫鱼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与《寄韦珩》,两者都通过环境描绘表达内心情感,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柳宗元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柳宗元研究》
- 《唐代文学的风格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