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时间: 2025-01-04 12:16:09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谷溅溅嫩水通,
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
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
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
回首荒城已暮锺。

白话文翻译:

在溪谷中,清流潺潺,细水流通;野田上高低起伏,绿草如茵。和风吹拂,树上乐声缭绕,雪后的山巅,白色粉黛交相辉映。虽然万里之外有家可归,却因为遥远而无从回去;即使身处市廛里,却没有一处可以去的地方。因伤春而向西南眺望,回首间已是荒凉的城郭,晚钟已响。

注释:

  • 溪谷:指山间的小溪流,形容水流潺潺。
  • 嫩水:清澈、柔和的水。
  • 蒙茸:形容草木茂盛。
  • 笙簧:指乐器的声音,形容春风中传来的音乐。
  • 霁雪:雪后初晴,晴空万里。
  • 粉黛:指雪后的山,白色如粉,典雅如黛。
  • 万里有家:形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
  • 伤春: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伤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人生苦短、归属感缺失的感慨相结合,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品涉及诗、文、论等多方面,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风波、身处僧舍时。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内心的孤寂。开头部分,溪水的流动和野田的绿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奈。特别是“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的句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

诗中“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锺”两句更是触动人心,诗人因为对春天的伤感而向西南眺望,回头却发现荒凉的城郭已是夕阳西下,时光荏苒,令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显示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谷溅溅嫩水通:描绘溪水流动的声音,传达自然的生动。
  2. 野田高下绿蒙茸:展现田野的生机,绿色的草木生长茂盛。
  3. 和风满树笙簧杂:春风中带着乐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4. 霁雪兼山粉黛重:雪后山景,白色与山的轮廓形成对比,增添了层次感。
  5. 万里有家归尚隔:思乡之情,虽有归属,但距离遥远。
  6. 一廛无地去何从:即使在市镇中,依然感到无处可去。
  7. 伤春故欲西南望:因春天的离去,向西南望去,寄托了思乡的情感。
  8. 回首荒城已暮锺:回头看到荒凉的城郭,晚钟声传来,感慨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描写乐声和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对春天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对归属感的追求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谷: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流动。
  • 嫩水:代表青春与清新。
  • 和风:象征温暖与和谐。
  • 霁雪: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荒城:象征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嫩水”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混浊的水
    • C. 冰冷的水
  2. 诗人因何而“伤春”?

    • A. 春天的离去
    • B. 春天的到来
    • C. 春天的天气
  3. “万里有家归尚隔”的意思是什么?

    • A. 家在身边
    • B. 家在遥远的地方
    • C. 家在梦中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歌都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两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王安石更倾向于用细腻的自然描写来传达复杂的情感,而李白则常用豪放的笔调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抒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