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人异所禀,事物皆生知。
强名仙学堂,此语将谁欺。
我欲借隙地,虚檐敞茅茨。
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
白话文翻译:
天地之间,人和神的才能各有差异,万物皆有其内在的智慧。
这所谓的“仙学堂”之名,究竟是在欺骗谁呢?
我想借用这片闲暇之地,虚空的屋檐下,敞开茅草屋。
在这里,我朗朗诵读着经典的文章,努力探索那深邃的道理。
注释:
- 天人异所禀:天(神)与人之间的天赋各有不同。
- 强名仙学堂:强行称之为“仙学堂”,质疑此名的真实性。
- 借隙地:借用一些空闲的地方。
- 虚檐敞茅茨:指开放的、简陋的茅草屋。
- 琅琅诵玉章:形容朗朗读书的声音,玉章指美好的经典书籍。
- 勉力探希夷:努力去探索那深奥的道理。
典故解析:
“仙学堂”可能源于道教文化中对隐士学问和修行的追求,隐士常常在山林或简陋的居所中学习和修行。诗中提及的“玉章”则常指经典的文献,象征着智慧与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仲光,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和哲理深邃著称,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在对当时的学术风气和社会现象进行反思,表达了对真正智慧的追求和对伪学术的质疑。
诗歌鉴赏:
《仙学堂》是李仲光对人类智慧和真理的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开篇即指出人和神之间的差异,设定了一个哲学的讨论基调。他质疑“仙学堂”这一名号的真实性,暗含了对现有学术体系的批判,表现出一种对表面繁华的反思和对内在真实的向往。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在闲暇之地、简陋屋檐下探索真理的愿望,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最后,通过朗朗诵读经典,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诉求,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人异所禀”意指人与神的天赋不同,强调人类的局限性。
- “事物皆生知”表明万物都有内在的智慧,暗示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 “强名仙学堂”表达了对伪装和表象的质疑,反映出对真理的追求。
- “我欲借隙地”转向个人的修行与学习,体现出诗人的清雅志趣。
- “虚檐敞茅茨”描绘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对物质的无私。
- “琅琅诵玉章”展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勉力探希夷”则是对深奥道理的探索,表达了不懈的追求精神。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天人异所”、“强名仙学堂”对比了真实与虚假。
- 意象鲜明,屋檐、茅茨象征着质朴的生活方式。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真理的追求与对表象的批判,倡导一种简朴而充实的修行生活。
意象分析:
- 天人:象征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广阔。
- 仙学堂:代表着理想中的学问殿堂,暗含对当时社会学术现象的讽刺。
- 茅茨: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 玉章:象征着经典与智慧,强调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天人异所禀”的意思是:
- A. 天与人有相同的天赋
- B. 天与人有不同的天赋
- C. 人类的智慧超越了神灵
-
诗人想要在何种环境中学习?
- A. 富丽堂皇的书院
- B. 简陋的茅草屋
- C. 现代的学校
-
-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可以通过两人的诗作对比,探讨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